(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7227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一篇 精练概讲专题 生活与哲学 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必修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解读,考向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 1.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促使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想唱就唱,我最闪亮”所取代,当代青年更倾向于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D.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解析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促使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这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B符合题意。A、D与题意不符。C表述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答案 B,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人们的开放、独立、协作、平等、竞争等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逐步得以确立。这些观念的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了现代化思想观念,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观念的确立,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B两项只表明其中一个方面内容,C项全面地反映了题意,D项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3、,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 C,3.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解析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观点错误。 答案 A,考向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规律和趋势(c) 4.(2016金华十校9月联考)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 ) A.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解析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基础,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属于上层建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正确;A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与材料无关。 答案 C,5.我们不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5、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解析 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正确;政治体制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A不选;C、D分别强调了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6.(2015新课标卷,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B. C. D.,解析 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改革的要求,符合

7、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也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的标志,故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提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故选C。 答案 C,7.新时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变革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调整我国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要求 A. B. C. D. 答案 A,方法点拨 辨别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的变革 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

8、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考向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 8.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就必须特别注重深入实际、社会,深入群众,不断地汲取丰富、鲜活的营养。从历史唯物史观看,这主要体现了( )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B. C. D.,解析 错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9、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答案 D,学习小贴士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 (1)唯物史观角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辩证法角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3)认识论角度:认识运动的总规律。,9.(2015新课标卷,19)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

10、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扎根人民生产生活,原因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反映并服务于民众生产生活,故符合题意;方法创新影响文艺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错误;材料强调文艺创作需深入实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B。 答案 B,10.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B. C. D.,解析 本题以中

11、国梦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知识。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应选;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应选。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错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 答案 B,易错点1 错误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提醒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并不是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双重性,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矫正训练1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

12、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来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说法过于绝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答案 A,易错点2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提醒 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3、,政治体制改革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矫正训练2 (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依据在于(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A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错误;“中国制造2025”属于生产力,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D正确,B错误。 答案 D,易错点3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

14、生产力发展 提醒 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矫正训练3 (2011浙江卷)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B. C. D.,解析 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动荡,说明经济决定政治,入选;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说明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的变化,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错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

15、定性因素,错误。故选A项。 答案 A,易错点4 夸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提醒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矫正训练4 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 B. C. D.,解析 从劳动的地位出发解释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入选;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入选。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排除;劳动

16、群众不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夸大了人的能动性,排除。 答案 B,本讲学考命题属于常考点,一是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近两年由冷考点转为常考点,主要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考查,重点关注有关改革的话题。人民群众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一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人民群众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运用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有关群众路线教育、民生政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例1】 (判断题)(2016浙江9月选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