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7172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狂人日记》课件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作为五四悍将的鲁迅先生以小说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它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让我们切换视角,看看当时的社会在“狂人”的眼中是怎样的景象。,鲁 迅,课件制作: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高二级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 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 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理描写的特色。 3. 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重点: 剖解狂人形象。 难点: 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半个世纪以前,发出了来自铁屋的呐喊,开辟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新时代。,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

2、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文化思想的先驱。”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且介亭杂文等,课文结构,开端(题序、第13段): 写狂人首先觉察到周围的人吃人,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现象。 发展(第410段):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 高潮(第1112段):写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进一步认识到,原来自己 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 结局(13段):结论。急迫痛切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灵台无计逃神矢

3、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稿.自题小像 注:鲁迅1902年1月毕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4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学时,鲁迅毅然剪掉发辫,拍摄了这张照片,并赠许寿裳。,1927年1月至9月底,鲁迅在广州期间, 先住在中山大学“钟楼”,后迁居白云路“白云楼”。,绍兴 为父病 看透世态 想投异路 四处忙 南京 求新知 抉择学医 报效祖国 开眼界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 弃医从文 欲救民,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 深刻反省 唤民众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 思索追寻 泻忧闷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 作文呐喊 挥战笔,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

4、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新改造思考的切入点。,(3)行动方式:文化批评,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使对辛亥革命的 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

5、振奋。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鲁迅自己说,这篇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发表后,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它表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彻底反封建精神,也显示了文学革命提倡的“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的实质,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的地位。,1、翻译小序。 2、提问:作者写的这段小序,对这篇小说来说,在写作上、内容上有什么作用?,一、在写作上,1、交代了作者与“狂人”的关系,介绍了“狂人”的病症以及“狂人”

6、的日记,说明了小说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 2、有了小序,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狂人”的有关情况(他是谁,得了什么病症,结果怎样等)的许多交代,可以直入正题,并能使我们对小说的语言“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以及小说既是日记体,而又“不著月日”的特殊表现方式感到真实自然,易于接受。,二、在内容上,对整篇小说具有提示作用:,1、交代了“狂人”所患病症系“迫害狂”。 2、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供医家研究”,语带双关,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因而,小序对小说

7、表现中心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 文言文的题叙,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 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狂人日记运用了两套文本,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 吃人的网络结构 :赵贵翁古久先生狼子村 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

8、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三)狂人的形象,1、战士说 2、狂人说 3、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四)“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识流向 更有真实感 “迫害狂”作为叙述主体,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实写人物用的

9、是现实主义构成小说的骨架、血肉 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构成小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狂人日记:是写旧家庭制度和礼教“吃人”问题。,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凶残性,由封建礼教所维系的旧家族中,就是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也存在着互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穿了“仁义道德”的极端虚伪性。而使作家感到痛心的是许多人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历来惯了,不以为非”。而且许多人自己正是被这样残酷地吃掉的,“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而一旦有机会,这被吃的竟也会去吃人。这是多么可悲!,专家点

10、评,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狂人发病 旁人侧目 家人延医救治 狂人复原,从写实看,狂人的心理是变态的 ,思维荒唐,语言错杂;但作者赋予狂人的是象征意义,这里的狂人是一个觉醒者。他发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呼吁“救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狂人虽然“醒”了, 但最终的归宿仍是“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文本解读,这篇小说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这篇小说还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

11、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思想分析,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欣赏角度,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变态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