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7171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李清照各时期作品风格 陈俊屹 机械与化工学院 14机械中升本 201401916036在我个人看法来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出现了许多大气磅礴、气势辉煌、名震一个时代的文学家、诗人、词人,但由于中国自古重男轻女的风俗习惯,女性文学家取得的成果并远远不如男性文学家。李白,白居易,杜甫这些文学大家有如一座座高山,让女性文学家难以比肩,能与他们并称的女文学家在我看来,唯有宋代的李清照,她作品的丰腴,气魄与细腻深深折服了我。李清照是喜欢花的,其词中花的意象的数量相当多,包括梅、桂、菊、荷等花。不同时期的花代表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内心世界,少女时期的“花”是清新、可人 的;结婚后的“花”则带有了思念和

2、忧伤;南渡之后的“花”意象则是趋于一种残败、凋零的状态。从“花”的意象中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特有的细腻情怀和心灵 历程,呈现了一种女性的生命历程,花是词人的化身,是她人生各个阶段的自我形象的写照,反映了她各个时期不同的心境。李清照的作品在我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清照青春洋溢的少女时期。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李清照少女时期写花词只有三首,分别写了梅花、荷花和海棠, 数量最少,这与其年龄不大、知识与生活的积累不够有关。少女时期的李清照, 家教良好, 聪明开朗, 天真活泼, 多才多艺,她的生活是甜蜜而又充满

3、阳光的。在家喻户晓的如梦令中几句“长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也可以感受到李清照暂时摆脱了封建闺范、礼教枷锁,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爱玩活泼的天性,看到了她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追求。由于作者心情开朗愉悦,对往事的回忆采用多种鲜明、格调轻快的色彩组合的方法,给词带来浓郁的画意。彩色的晚霞,蓝蓝的湖水,碧绿的荷叶, 粉红的荷花,洁白的鸥鹭等这一系列彩色意象,点缀的错落有致,向读者展现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少女荷间嬉戏图。诗情画意之中, 绘出了词人舒展开阔欢乐的心境,将少女那种纵情山水的动人

4、情态生动自然地描绘了出来,显示了词人追求自由,追求美好事物的青春, 唤起读者美好的联想和体验。第二个时期是与赵明诚的婚姻时期。随着时间的逝去, 天真娇憨的少女, 也难免开始有了淡淡的忧烦,在18岁时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当时她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和鸣。赵明诚也出身官宦士家,是一个才华横溢、诗文俱佳的青年。李清照夫妻经常一起吟唱诗词,一起整理古籍, 俩人感情和谐,喜爱收集和研赏金石字画,陶醉在艺术世界里。这一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也是李清照婉约词创作的成熟期,慢词、小令等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李清照在这时期其学识更为渊博,艺术技巧也更加成熟,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5、“易安体”。李清照的婚姻生活虽然美满,但由于丈夫赵明诚经常外出游学、为官,李清照时常独自在家,这给敏感多情的她带来了极大的愁苦。在思恋之中,她不免把自己的离别愁绪、相思之情倾诉于笔端。这些相思怨别词,情真意切,独具一格。如李清照在丈夫做官外出后,由感而发所作的一剪梅里的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令人感觉到她情感的细腻,涵盖了词人对丈夫绵绵情思,使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跃然纸上。第三个时期是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南渡时期。迥异于前期的幸福生活, 李清照后期经历国破家亡,使得她后期的词作无论是风格还是内容都有极为明显的变化。同样写愁,李清照早年的愁只是暂别之愁、个人之愁;而她后

6、期的则是死别 之愁、永恒之愁, 个人之愁与家国兴亡之愁交织在一处。在这里,词人在色彩运用上大多采用符合心境,打着时代的烙印的暗黑色调,有着浓重的伤世伤情感,李清照在短短几年间,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先是流亡江南,之后丈夫赵明诚病逝。李清照从此失去了富裕稳定的生活,以及她的情感寄托丈夫,李清照的后半生是四处漂泊、孤苦无依的,最后还在凄凉悲惨中悄然去世。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使李清照的思想和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李清照后期作品主要体现的是抗金之愿,乡都之念,身世之感。如千古佳作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

7、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笔锋中透露的烦闷与忧愁深深传到了读者的内心之中,让人不由自主的在脑海当中浮现出“在清秋,词人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都处于寂寞孤独、 悲哀凄楚的心绪之中的场景,当中的悲伤如此之深,悲剧气氛如此之强烈,展现了李清照当时凄凉的处境和充满悲伤的内心世界,看到黄花想起昔日与明诚的往事,现今明诚已不在,想要努力忘去心中却隐隐作痛。这首词虽然没有直接的反映当时的社会,但也让人对当时的社会感到担忧。总结:总之,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不但热爱生活,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并沉醉于大自然,而且又敢于摆脱封建枷锁,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关心社会,忧时伤世的高尚情操。李清照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情感,她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准确地描写出生动的文学形象。不论是少女时期的活跃激情,还是她婚姻时期的多愁善感亦或者是她老年时期的悲凉凄楚在她的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直接细腻,语言朴素流畅,音律优美和谐,毫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李清照的词作中弥漫着的感情真挚婉笃,率真自然,震撼读者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