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470745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更多重视。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化与人文化趋势,因此生态园林建设成为满足城市居民追求良好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方式。城市生态园林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由于生态园林建设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久,相关施工人员缺乏成熟的设计理念和建设经验,导致了城市生态园林的盲目建设和传统园林导向的偏离,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态园林的生态效,也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生态园林建设整体上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很多城市成功建立了功能良好,层次分明的生态园林。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园林建设和规划中依

2、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宏观失控。具体体现为园林规划人员忽视预建设工程所在城市的特点,照搬别的城市成功的生态园林系统,完全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文特征,也没有对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构成进行有效评估。第二,跳跃式发展现象严重。从我国大部分城市来看,人造景观“泛滥”的现象随处可见。生态园林规划和设计人员盲目借鉴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一味坚持大声势、高标准、高速度的园林设计理念,忽视了我国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否定历史经验,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质量不高。第三,我国生态园林规划和建设的内容过于简单,施工人员仅仅关注苗木的种植与相应景观的设计,忽视了生活和旅游污染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影响。1、以人为本生态园林

3、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满足城市居民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的需求,它使城市环境更适合与居民的生活习惯,为居民营造更舒适的城市生化,从而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激烈城市居民的进取和友爱的精神。从这点来说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 因此生态园林的建设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预建工程所在地居民的实际反馈信息,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建筑工程中要体现出对城市居民的关怀。下表体现了城市居民对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的满意程度。杭州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满意度调查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对城市生态 园林建设的满意度并不高,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设计人员应该主动收集和采纳城市居民的意见,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设计理论

4、脱离实际情况进行规划。2、采用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设计方案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不仅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是建筑工程控制成本的关键步骤。具体来说,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材料,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循环使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耗材的使用性能。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和加工原材料产生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废弃物产生的数量,保护当地的环境尽。例如,杭州市郊区生态公园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用废弃的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用周边旧铁路废弃的铁轨作为路缘,合理有效的利用了废旧物,很大程度地控制了企业资本的投入。保温材料的运用与构造也是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人员可以在建筑物的

5、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例如高效玻璃等新,加强建筑物温隔热作用,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这样的方式使得建筑工程可以与自然通风、降温等手段互相配合, 减少空调费、暖气等保温设施的使用。3、全面节水设计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节水问题是重要工程环节之一。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具体环境特点来看,园林建设应该以零排水作为排水系统设计的目标。规划人员应该充分利用施工所在地现有的低洼地带和水体形成连通的水系,构建生态排水浇灌系统。排水系统的构建不仅要求在雨季时可以有效存积雨水和及时排泄废水,而且要能保护自然系统,恢复所在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净化和储存功能。施工过程中,应该使用渗透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减少硬质材料

6、的使用,并采用严格的地下水源保护措施。同时要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回收的模式,使用中水站处理居民的生活,处理后的水体可以用于社区内的清洁, 绿化等。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4、采用现代技术设计园林景观生态技术的运用生态技术应用于并不在于该技术本身,而是在于一系列生态观念的贯彻。这样的设计理念,使现代园林规划与设计人员不再独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而是从宏观上将园林的建设作为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不仅考虑园林建设其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何种方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还考虑对当地物种,动物、植物等包括多样性的保护涉及动物。以上海浦东中央公园国际规划为例,在英国设计师提高的规划方案中就考虑了

7、生态效果。该设计图上地形设计结合风向、气候等自然因素,创造出冬暖夏凉的小气候。是生态园林设计中生态技术恰当运用的体现。三维软件和建模技术的使用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手绘图来表达设计理念是园林规划和设计人员的唯一手段。这样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项目调整和修改上不够方便快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园林设计的过程可以与三维软件技术完美结合。利用三维软件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建立虚拟场景,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这样的方式可以准确界定预设计景观与环境的比例,并且可以以人体模型为参照,进行准确的尺度设定。三维软件的使用使得园林设计更加准确,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可以及时感受

8、设计效果,随时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相应的修改,达到控制“比例与尺度”这一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加强生态园林的规划与建设是保证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综合 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园林建设的特殊性,设计与规划人员在工程实施中经常会遇到各方面问题。如何合理规划与建设生态园林成为我国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园林设计人员应该加强生态园林设计理念的更新,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辅助园林规划工作的进行。在施工时应该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设计和建造出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1吴宏. 生态园林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田. 中外建筑环境, 20XX :83 一85.2李文广,庞端华. 关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 防护林科技, 20XX 70-71.3喜旭芳.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J. 今日科苑,20XX:22-23.4常毅恒.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及方法J. 城市建设,20XX:3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