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7065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6.22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基本内涵:前提是一个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交流“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关系。 提示:“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战略方针的重大发展,又是和平统一战略方针的核心内容。“一国两制”的提

2、出,使祖国和平统一变成现实。,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 (1)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上图为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请交流中国政府成功解决港澳问题的原因。 提示: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解决港澳问题的关键;港澳同胞渴望回归是

3、解决港澳问题的群众基础。,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表现 (1)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

4、团访问祖国大陆并与胡锦涛进行了会谈,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如下图)。双方达成了四项重要协议。“汪辜会谈”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汪辜会谈”对发展两岸关系、扩大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海峡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一、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 1.“一个中国”是前提。“一国两制”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主

5、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 2.“两制”是保障。“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982年2月,邓小平指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个观点表明( ) A.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中国政府承诺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解析:由“一个统一的中国”可以看出A项正确。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香港的顺利回归使得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分工减少了许多障碍。使香港地区

6、“顺利回归”、与内地经济往来“减少了许多障碍”的重要原因是 (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澳门回归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交往 C.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D.香港经济的发达 解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而重要原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故选A项。B、C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香港回归的影响,排除。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试图干扰香港回归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构想 C.

7、“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说明“一国两制”对解决某些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故选D项。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为何“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实际。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3)“一国两制”既明确了港、澳、台地区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及其制度的特殊性,又顾及各方面利益,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

8、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助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二、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 国家统一不单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大义之所在,更是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

9、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主席等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表明两岸( ) A.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B.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局面形成 C.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D.政府间形成了直接对话机制 解析: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为了便于与海基会联系、商谈,19

10、91年,大陆成立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的成立表明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故选C项。 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

11、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9年”“近三十年”,由此判断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故选A项。B、C、D三项可从时间上排除。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

12、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史料一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会见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研读:史料一表明“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和制度设计。 史料二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摘编自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研读:史料二揭示出香港的回归是有法律保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