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7050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第13-14讲.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主讲教师:陈菊花,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第 十三 讲,内容介绍,第一章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章 财务报告呈报 第三章 财务报告分析概述 第四章 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章 盈利能力分析 第六章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七章 发展能力分析 第八章 财务报告的综合分析,第三章 财务报告分析概述,第一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历史(C) 第二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和目的(A) 第三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B),第一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历史,一般认为财务报告分析的产生和财务报告的产生历史是一致的,是财务分析的需要促使财务报告的正式产生。追溯到19世纪20初,美国的公司大多以小型公司为主,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银行

2、贷款,银行要评价企业的偿还能力就必须查看其资产负债表,但是那时的报表只是参考,因为没有相应的规范,所以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还是主要以其考察其个人信用为主,并不完全听信报表所展示的偿债能力。,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出现了修建铁路的需要,大型的股份公司从此诞生,这些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股票市场,铁路的发展使美国的证券市场和经济一度出现繁荣,但不久后就发生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大量企业濒临破产,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以度过难关。于是借贷资本也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为了对企业进行信用和还贷能力分析,并保持对贷款后企业的控制,对这种日益复杂的企业形式和规模难以再用某个人的信用来考察,而是要分析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

3、偿债能力上来,于是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以判断其是否有充足的还债能力。 于是,信用分析就成为早期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和内容。,第一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历史,早期以信用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分析,主要侧重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和判断。1900年,美国人托马斯.乌杜洛发表了铁路财务诸表分析一文,提出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概念。其后,在美国从事贷款业务的亚历山大.沃尔发表了比率分析体系一文,提出了极具代表性的流动比率“2:1法则”,也称作“银行家比率”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等,使财务报告分析技术逐渐完善充实。,由于银行在财务报告分析中发挥了特有的洞察力,对贷款企业的发展前途及其在本

4、行业的发展地位与经营状况作出了较准确的判断。因此,银行的分析结果不仅为银行本身所用,同时也引起了企业投资者,尤其是股东的兴趣,他们也以银行对企业的评价作为自己行为决策的参考,同时企业之间交易时也借用银行的分析结论相互作为对对方实施相关决策的依据,财务报告分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于是,银行开始开展这方面的咨询服务,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不再局限在信用分析,而是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资本市场形成后,人们更注重收益分析。于是,财务报告分析从信用分析扩展到收益分析。这时,企业也由被动地接受银行分析过渡到主动地进行自我分析,这促使财务报告分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收益分析的出现,使财务报告分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

5、包括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分析的外部财务分析体系。,公司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得企业为了改善收益和偿债能力,财务报告分析由外部分析扩展到内部分析。 为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服务,企业的内部分析不仅使用了公开的信息,而且还利用内部数据(如预算、成本等)进行分析找出管理行为和报表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善管理来改善未来的财务报表。所以,管理分析不仅用于评价企业,而且用来寻找改善这些评价的线索。,内部分析的出现,使得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构成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告分析历史过程总结:信用分析收益分析内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体系。,返回,第二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和目的,一、财务报告的定义,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关

6、于财务报告的定义,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我们采用教材的观点:所谓财务报告是指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业绩作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过程。,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定义,财务报告分析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充分利用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信息,使之成为经济决策的依据。但是不同的分析主体和分析服务对象,其目的和关心的问题不一样。因此,不同的财务报告分析主体和和财务报告分析服务对象所关系问题的不同,构成了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 美国学者彼得.努森所著的专题论文20世纪90年代及

7、其后的财务报告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财务分析的功能在于使那些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形成他们自己形成对经济事项的预期,尤其是金额、时间安排及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通过这一程序,分析师们就会形成关于各个公司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意见,作出或使他人作出投资决策从而有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净化。 这包括了内部的也包括了外部的。,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返回,财务报告呈报与分析,主讲教师:陈菊花,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第 十四 讲,第三章 财务报告分析概述,第一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历史(C) 第二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标和目的(A) 第三节 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B) ,第二节 财务报告分析方法,一、财务报告分

8、析的基本技巧概测,二、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三、财务报告分析的综合方法,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技巧概测,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规模、分布 负债水平与结构 权益结构与变化 变化原因 利润表(利润的形成),2、利润表的分析 不同利润的形成 利润的构成要素 利润的变化趋势 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揭示企业运营的实质,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技巧概测,3、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钩稽关系分析 构成分析 趋势分析,一、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技巧概测,资产负债表(简表),100,100,50,150,100,非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年月日,单位:万元,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利润表,年月,单位:万元

9、,留存收益率为,案例某企业2000年财务状况如下: (其中本年增加应收帐款6000万),营业收入 30000万 营业成本 26000万 利润 4000万,现金流入 24000万 现金流出 26000万 现金利润 -2000万,账面盈利4000万,但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现金流量表,年月,单位:万元,返回,二、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类: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与历史比(趋势分析法),与同行、对手比,与计划或预算比,按比较对象分,(与谁比),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比较结构百分比,按比较内容分 (比什么),1、比较分析法,比较财务比率,2、因素 分析法,差额分析法:如固定资产净值增加的原因,指标分解法:如资产利润率,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 测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定基替代法:分别用分析值替代标准值,测定各 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三、财务报告分析的综合方法,1、杜邦财务分析 2、沃尔评分法 3、其他改进方法:如EVA何平衡计算分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