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6401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 川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2015江苏盐城中考)列宁认为,既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基于这一认识,苏俄开始实行的政策是(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21922年初,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 A喀秋莎到市场上买土豆 B一些外国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的粮食全部要上交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用品 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4(安徽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

2、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 (

3、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改革”与列宁的“探索”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的作用,允许自由贸易。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立足本国的国情等。,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5“苏联就是我的十九岁,就是我的初恋,我的文学生涯的开端。”这是著名作家王蒙的苏联祭中的一句话。作家心中的这个“初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在( D ),A十月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后 6(2015江苏苏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

4、洲令 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 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 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C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罗斯福新政,7(山东东营中考)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 知识点三 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8(2015云南通海县二模)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 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 A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5、制 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C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提倡个人崇拜,9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C )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C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0下列关于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 A它始终阻碍着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B它是苏联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的产物 C它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D它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

6、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1)根据材料一,说说列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他是怎样走出困境的?其“途径、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尝试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意思相近即可),(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在经济上的弊端的表现。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3)从苏俄(联)的诞生和发展中,我们可以悟到什么道理? 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比例的平衡发展。(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