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6399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一、CO2的物理性质,复习 二氧化碳的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2、能溶于水(1:1),二、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2、CO2不能供呼吸。,3、CO2跟水反应。,CO2+H2O = H2CO3,H2CO3 = CO2 +H2O,4、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CO2+ Ca(OH)2 = H2O +CaCO3 ,三、用途,一、CO的物理性质,无色,无色,气态,气态,无味,无味,1.997克/升 ( 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1体积CO2 ),1.250克/升 ( 比空气稍小),难

2、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0.02体积CO),CO与CO2的物理性质 比较表,请选择收集CO的方法。,CO的性质:, CO难溶于水。, CO密度比空气略小。,收集CO的方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1、一氧化碳有毒性,CO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 中毒的生理过程如何?,想一想,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 以会出现中毒现象,严重时会危机生命。,二. CO的化学性质,写出C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 + O2 = CO2,点燃,2、CO 有可燃性,2,2,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上澄清的的石灰

3、水变浑浊,二. CO的化学性质,3、CO具有还原性 (通点熄停),CO还原性实验,实验步骤: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空气后, 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分析:是一氧化碳使CuO 失去氧变成Cu ,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说: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实验结论: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uO + CO = Cu + CO2,你知道吗?,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液化气、天然气等含碳燃料在不充分燃烧时都会有CO生成。,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三、CO的用途,1、CO有可燃性,

4、可以用作燃料; 2、 CO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1、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 化合物,CO,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1)尾气中的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CO + 2NO = N2 + 2CO2,催化剂,CO,课堂练习,2、CO和CO2相同的是 (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5、C,3、你能说出几种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1)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 浑浊,(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观察火 焰是否熄灭,(3)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是否有红色的铜生成。,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除去CO2,再 最后再,1、如何鉴别CO和CO2? 2、如何将CO中混有的CO2除去? 3、如何将CO2中混有的CO除去? 4、如何证明CO2中混有CO?,答:燃烧的木条去点燃 通过灼热的CuO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答:通过澄清石灰水.,答:通过灼热的CuO.,将此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通过灼热的CuO,,讨论题,任何物质都必须合理运用。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广泛用于支持燃烧; 供动植物呼吸,可用于民用或工业燃料,植物的光合作用; 灭火;人工降雨,造成食物的腐烂; 钢铁的锈蚀,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大气中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反思感悟,学案上的“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