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31620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兴国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国三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命题人:邓挺婷 审题人:郑娟娟 2018-10-20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由此可见()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22018年5月24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2018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不断跃升,排名较去年上升5位,至第13位。不断提升我国的竞争力()是基于文化实力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必须把文化建设作

2、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A B C D3电影红海行动中的“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别怕,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等台词,既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又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这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人们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A B C D4经济学家冯丹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传导顺序合理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量

3、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A BC D5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故

4、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6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A B C D72018年4月27日,有媒体撰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诗”纪。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

5、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A B C D8截至2018年9月,我不是药神收获票房30.38亿元,豆瓣评分9.0。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一部对人心有触动、对人性有认知的作品,一部植根于现实,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鲜活题材的作品,无疑有着更强的生命力。材料给文艺创作的启示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只有贏得市场,文化创作才具有价值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切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A B C D9中英文化体验中心于2018年2月23日在英国伦敦成立

6、,揭牌仪式后,来自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孔子学院的师生以及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与小朋友们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武术、二胡独奏和钢琴独奏等文艺节目。中英文化体验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文化传播,利于增进中英两国的友谊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中英文化的融合 说明中华文化得到英国民众的广泛认同A B C D102017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

7、文化生活道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BCD11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12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现场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演出颠覆了传统的表演方式,让人工智能与演员相互配合表演,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展示了14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8、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北京八分钟”演出惊艳全球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13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的特点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 B C D14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播出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

9、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A B C D15“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文艺创新立场的本源回归。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0、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A B C D16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我国的文学艺术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促进A B C D17作为科学家,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热

11、爱祖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知识分子才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A B C D18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19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

12、本土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A BC D20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 B C D21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尽

13、了难舍难分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同时,还有各种藏头诗、回文诗、顶针诗、嵌字诗等。这表明()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A B C D22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派,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 C D23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