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43097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根据无*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显示在*孔自西至*孔设计终点,该路段4亚砂土层埋深较浅,污水管位于亚砂土层上部部位,该层为含水层,渗透系数为510-3cm/s,根据施工经验,该路段顶管沉井施工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降水措施如下。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2m的同直径钻有10mm梅花形孔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2、连接管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3855cm,顶部装铸铁头。3、集水总管用直径75-100mm钢管带接头。4、滤料粒径石子,含泥量小于1%。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

2、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本次降水采用双排井点,井点布置设在沉井的四周;井点管距沉井壁不应小于,每套设备带7m长井点3036根,间距,计划用32根总长224米,降水深67m。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成孔,边冲边旋转、摇晃,并保持冲水管垂直,调整水压和沉管速度,保证冲孔直径为300mm,冲水压力从开始逐步提升。成孔井深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

3、粒径粗砂,上部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井点管埋设完毕后接通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沟内,在端头法兰穿上螺栓,垫上橡胶密封圈,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总管端部,用法兰封牢。一旦井点干管铺好后,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干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一组井点管部件连接完毕后,与抽水设备连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如压力表读数在,真空度在以上,表明各连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一般抽水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

4、管道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可借助于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布置在沉井外侧,井点埋设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质量标准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接总管,均应除锈并刷防锈漆一道,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并刷防锈漆一道。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压力应保持在成品保护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豆石滤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堵孔。井点管埋设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井点使用应保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