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3004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十三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问题,【知识整合】,1.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地域差异,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规律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例练1】 (2015山东青岛联考)读我国大陆某时段雾霾分布图,完,成(1)(2)题。,(1)雾霾的分布特征为( )

2、 A.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 C.西部地区无重霾分布 D.地势越低,雾霾越严重 (2)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 A.降温能消霾 B.大风能消霾 C.高压能消霾 D.干冷能消霾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雾霾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第(2)题,大风活动会使污染物扩散加快,因而选项B正确。,A,B,可持续发展,【知识整合】,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规律方法】,分析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例练2】 (2015广东佛山联考)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

3、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2)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A. B. C. D. 解析 第(1)题,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实现了循环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于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第(2)题,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只是增加了农户的生活能源;沼渣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4、,但不能显著增加粮食产量。,B,A,地理事物关联图的判读,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常见图表,判读方法,浏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示意图的地理事物的主题; 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点; 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将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

5、以增添更多的信息; 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检查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1.关键环节突破法,2.直接代入尝试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进行尝试求解答案。,【典题示例】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资源 市场 环境 B.环境 市场 资源 C.环境 资源 市场 D.资源 环境 市场 (2)此工业地域( ) A.以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主 B.产品更新换代快 C.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D.工业发展趋向分散 (3)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 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要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思维过程,答案 (1)C (2)C (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