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42552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医学检验名词、术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检验名词、术语 使用中常见的错误,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王宁皎 摘自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朱忠勇,2008-03-17,2008-03-17,2-32,1、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sod.dodecyl sulfate, 简写为 SDS ) , 又称月桂基硫酸钠( sod.lauryl sulfate, 简写为 SLS ),其分子式为 CH 3 (CH 2 ) 10 CH 2 OSONa ;分子量为 288.38 。 十二烷基磺酸钠( sod.dodecylsulfonate, 简写亦为 SDS ) , 分子式为 CH 3 (CH 2 ) 10 CH 2 SONa ;分

2、子量为 272.38 。,一、容易互相混淆的名词、术语,2008-03-17,3-32,这两种物质都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常用的生化和免疫实验用试剂,而十二烷基磺酸钠因其制造及性能上的一些缺点,几乎没有在医学、生物学实验室使用 。,2008-03-17,4-32,英美等国对于羧酸喜用其俗名, 乙酸叫醋酸; 十六烷酸叫软脂酸或棕榈酸; 十八烷酸叫硬脂酸; 十二烷酸又称月桂酸,故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又称月桂基硫酸钠( SLS )。,2008-03-17,5-32,2、酯和脂 酯( ester )是指羧酸羧基 -COOH 中的氢( H )被其它烃基所取代,或其羟基( OH

3、 )被酰基( RCO- )所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当一分子羧酸(脂酸)与一分子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醇)缩合时,失去一分子水即生成酯。 例如,乙酸与乙醇缩合(失去一分子水)生成乙酸乙酯;三分子脂酸与一分子甘油(含三个羟基的多元醇,即丙三醇)缩合生成甘油三酯等。,2008-03-17,6-32,脂即脂肪( fat ),指动植物体内的 一种油脂或脂类( lipid ),其本质也是酯。 例如中性脂肪,化学名称就是甘油三羧酸酯。酯是范围广泛的一种化学结构,而脂则是具体指一些油脂或脂类,是一个相对通俗的名称。因此,含脂肪的蛋白质叫脂蛋白;水解脂肪的酶叫脂肪酶;含磷酸基的脂肪叫磷脂,含糖基的脂肪叫糖脂;运载

4、脂肪的蛋白质叫载脂蛋白等等。而甘油三酯、胆固醇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等的酯都不能写作脂。,2008-03-17,7-32,3、氨,胺和铵,氨 NH 3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体。目前在泛指一切氨类化合物或衍生物时多用氨。如氨基酸,氨基多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2008-03-17,8-32,胺是 NH 3 中的氢( H )原子被烃基所取代后的化合物。 例如, NH 3 中一个 H 被甲基所取代生成甲(基)胺 CH 3 NH 2 (伯胺);两个 H 被甲基取代生成二甲胺( CH 3 ) 2 NH (仲胺);三个 H 被甲基取代生成三甲胺( CH 3 ) 3 N (叔胺); NH 3 中一个

5、H 被苯基取代叫苯胺。,2008-03-17,9-32,铵是 NH4+ ,是一种一价阳离子,多与一些酸根结合生成盐。因其在性质上类似一价金属离子,故用金字旁的铵。 如氯化铵 NH 4 C 1, 硫酸铵( NH4 ) 2 SO 4 等。还有一种叫季铵盐,是铵离子 NH4+中四个 H 被四个烃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季铵盐在医学检验中经常用到,例如,氯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CH 3 (CH2) 11 (CH 3 ) 3 NCl 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红细胞,留下白细胞,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中多用作溶血剂。,2008-03-17,10-32,4、苷、甙和酐,苷旧称配糖体,是一种糖与非糖有机物结合的

6、化合物,水解后生成糖和非糖物质两部分。 例如,核糖与一种含氮碱(嘌呤或嘧啶)结合,生成核糖苷,简称核苷( nucleoside )。核苷再与磷酸结合生成核苷酸( nucleotide ),许多核苷酸结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叫核酸( nucleic acid ) , 即通常所说的 DNA 和 RNA 。,2008-03-17,11-32,苷(读作甘 gn )、甙 ( 读作代 di) ,是同一个意思。但甙字已废弃,目前正规的化学词典和生物化学词典以及新版医学词典上都已见不到甙字。,2008-03-17,12-32,酐原是指酸脱去水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例如,两分子醋(乙)酸( CH 3 COOH )失去

7、一分子水( H 2 O )生成醋酐。由于读音近似,常有人将苷和酐混淆。例如,临床上常将葡聚糖( dextran )称为右旋糖酐,但有的错写成右旋糖苷。,2008-03-17,13-32,5、重氮、偶氮,在化学上重字有两种读音,一是读 zhng( 众 ) ,是轻重的重,如免疫球蛋白 的重链。一是读 chng( 虫 ) ,是重复的重,是英文前缀 di 或 bi 的意译,有二、双、双倍的意思。很多医学检验界的同志往往把重( chng 虫)氮反应错读成重( zhng 众)氮反应。,2008-03-17,14-32,关于重氮和偶氮,其英文前缀是有明显区别的,重氮是 diazo - ,偶氮是 azo -

8、,在化学结构上也相差很大,试以氯化重氮苯和对 - 氨基偶氮苯两种典型的结构式为例,分列于下:,2008-03-17,15-32,由上式可以看出, 重氮化合物是一种盐,其中重氮苯基带正电荷 。重氮基中的两个相联的氮原子只有一端与苯基相连;而 偶氮基不带电荷,它不是盐 ,其中相联的两个氮原子的两端与两个苯基相连。重氮盐大都不稳定(易爆炸),多半要临时制备。 例如,用氨基苯磺酸 + 新鲜配制的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在实验室内临时制成一种重氮盐(重氮化反应),这种重氮盐在与一种芳香胺或苯酚化合时,生成偶氮化合物,称为偶联反应。 重氮基不是发色基团,故重氮盐本身无色 ,而 偶氮基是发色基团 ,以致经

9、常误用,如重氮盐说成偶氮盐,偶氮染料说成重氮染料等等。,2008-03-17,16-32,6、网织红细胞,网状细胞,网织红细胞和网状细胞的英文名称都是 reticulocyte ,均来源于拉丁文 reticulum (网)加后缀 cyte (细胞)所构成,英译汉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用。不过,网状细胞是一个过时的名词。近代的研究早已明确,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以后就变成以前所谓的 “ 网状内皮系统 ” (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一词,改称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同样,网状细胞也已改称为组织细胞

10、( histocyte ),网状细胞一词实际上已经废除。但目前不少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仍在使用着。,2008-03-17,17-32,7、球蛋白,珠蛋白,结合珠蛋白,球蛋白( globulin )是大家熟知的1、2、包括免疫球蛋白( Ig )之类。珠蛋白( globin )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蛋白质部分。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结合一个血红素(一种结合了一个铁原子的卟啉)辅基所构成的。结合珠蛋白又称触珠蛋白( haptoglobin ),是一种能结合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将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带到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进行处理。溶血性贫血时,血中浓度会降低。,2008-03-17,18-32,

11、以上三个词的英文中均有 glob 这个词根,又因为球和珠这两个字外形十分相似,故在英译汉及中文书写中,经常会搞错或造成 “ 笔误 ” 。,2008-03-17,19-32,8、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又称触酶( catalase ),酶学委员会编号为 EC 1.11.1 .6. ;过氧化物酶( perxidase )编号为 EC1.11.1.7 。这两种酶都含有血红素辅基,其底物中都含有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因而经常被混为一谈。,2008-03-17,20-32,在这一反应中,实际上底物只有一 种 H 2 O 2 ,只不过一分子的 H 2 O 2 作为 氢(电子)的供体,它被氧化(脱

12、氢) 成 O 2 ,而另一个分子的 H 2 O 2 则为氢的 受体,在接受氢原子后被还原成水 ( H 2 O )。,2008-03-17,21-32,在这个反应中,底物有两个,除了 H 2 O 2 外,还有一个 DH 2 , 它是氢的供体,在医学检验中多用芳香胺或苯酚类。过氧化物酶催化 DH2 脱氢(氧化)后产生了发色基团(如醌式结构),从而有了颜色;同时使 H 2 O 2 还原作 H 2 O 。由上述反应式可知: ( 1 )本反应必须有两个底物,如没有 DH 2 ,反应不能进行。 ( 2 )本反应氧化底物 DH 2 ,不是由于产生了新生氧,而是由于 DH 2 脱氧。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的

13、活性,而不是过氧化氢酶样活性。,2008-03-17,22-32,9、卟啉、紫质,胆色素原、卟胆原,紫质原,紫胆原,卟啉( porphyrin )过去曾译成紫质(至今仍有些临床医生这样称呼),是构成血红素和细胞色素的骨架,它是一种由四个吡咯环组成的环状结构。当它螯合数个铁原子后,就是血红素。,2008-03-17,23-32,胆色素原( porphobilinonen,PBG )旧称卟胆原、紫质原或紫胆原,是一种单吡咯结构,它是卟啉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体(即卟啉、血红素及其代谢物胆红素的前体)。,2008-03-17,24-32,卟啉有很多异构体,例如,构成人类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的卟啉叫

14、原卟啉 ;铅中毒时铅抑制了血红素的合成,患者尿中排出的主要是粪卟啉(原) ( coproporphyrinongen );而一些遗传性卟啉病患者尿中排出者则是卟啉的前体 胆色素原( PBG )和尿卟啉原 。,2008-03-17,25-32,10、构型、构象,构型( configuration )是指原子在分子中呈光学不对称排布的一种立体结构,如氨基酸的 D 型和 L 型等,只有分子的共价键断裂,才能使一种构型变成另一种构型。构象( conformation )也是一种分子的立体结构,构象的改变并不改变其共价键结构(原子只在单链周围旋转)。例如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生物的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15、往往涉及酶、抗体、受体等蛋白质的构象改变。目前最常见的错误是将本该是构象的说成是构型。,2008-03-17,26-32,11、稀释度,滴度和效价,稀释度( dilution )是溶液被冲淡的程度。例如, 1ml 血清加 179ml 的生理盐水,则稀释度为 1 : 180 。 滴度( titer )是稀释度的倒数。例如上例中的 1 : 180 的稀释度,其滴度就是 180 。效价是滴度的同义词。效价即滴度,两者通用。常见误用,称效价 1 : 40 之类。,2008-03-17,27-32,二、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1、枸橼酸钠错写成枸椽酸钠。 2、蓝色错写成兰色。兰是过去繁体字兰花 的兰的简化汉

16、字,一般只用于兰花。 3、pH 写成 PH (p 应为小写 ) 。,2008-03-17,28-32,4、还有一些过去曾经用过,但目前国内或国际上已有新规定,必须更改的字(词)或写法: 如:抗生素英文 antibiotic ,这个词原来就译成抗生素,但有一段时间将抗生素改为抗菌素。就抗生素而论,它不仅抗细菌,有的也抗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甚至抗肿瘤和抗移植物排斥等,用抗生素这一译名是比较贴切的。 本 - 周氏蛋白( Bence - Jones protein )曾被改为凝溶蛋白。,2008-03-17,29-32,与上述情况相反,有一些旧的名词、术语、符号、缩写等,国际上已有新的规定,要进行修改,国内亦已介绍,但由于已经习惯有些旧的名词,至今仍广泛流传。,2008-03-17,30-32,例如: ALT( 丙氨酸转氨酶 ) ,仍会称为谷丙转氨酶( GPT ); 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仍被称为谷草转氨酶( GOT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仍有人叫 “ 澳抗 ” (澳大利亚抗原,即最初在澳大利亚发现此物时给的名称,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