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2103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X 页数:28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7页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7页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7页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7页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 专项突破02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课件(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突破(二)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内容理解: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地点。 炼 字:“临”“观”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体现了前世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第1首 观沧海 东汉曹操,【背景回顾】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登山观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内容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实写沧海之景。 炼 字: “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

2、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和洪波一静一动,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魄,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内容理解:前四句借助想象虚写沧海景象。 炼 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表现手法:想象。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展现出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景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情 感: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

3、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的“涌”字。,2.请对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巩固测评】,2.诗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虚写想象之景,突出了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伟大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答案 1.“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涛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解析本题可从修辞的角度、虚实的角度把握大海的壮阔,进而深入感受诗人的胸襟与抱负,体会作者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

4、的地点和目的,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观”字统领全诗,这两句诗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这六句中,“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现了大海的气势。 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用丰富奇特的想象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D.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答案B 解析 “丛生”“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说法错误,这里是写出了树木欣欣向荣的景象,与“人生苦

5、短”无关。,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表达方式: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言事。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特定暮春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第2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背景回顾】唐玄宗天宝七年(748),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此时,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京城的李白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消息后,便题诗抒怀,慰藉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方式:抒情。 修辞方法: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

6、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陪伴友人的使命,从而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表现手法:想象。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诗人和友人天各一方,便想象月亮带着自己的同情和怀念,去陪伴友人一直到达贬所。“,1.“杨花落尽子规啼”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的情感表达做简要赏析。,【巩固测评】,这句诗寄情明月,赋明月以人情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思念、惆怅之情。,景物描写,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气氛。,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试分析其作用。,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

7、二:诗人通过想象,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答案 B 解析 首句描绘的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客

8、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修辞方法:对偶。运用对偶点题。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路途奔波之意、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第3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背景回顾】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王湾考中进士,此后曾来往于吴、楚间,远离家乡亲人。将近年关,诗人游历途经北固山,船下江水东逝,头顶南雁北归,无不催人思乡,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炼 字:春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是和风、顺风,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阔”描绘出了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悬”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突出了大景中小景的形象。 修辞方法:对

9、偶。 运用对偶手法,“潮平”对“风正”,“两岸”对“一帆”,“阔”对“悬”,对仗工整,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炼 字: “生”“入”二字用拟人修辞,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已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修辞方法: 设问。运用“设问修辞,诗人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1.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

10、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巩固测评】,示例:春水涣涣,大江直流,潮水与岸相平,江面愈发浩大宽广,大江两岸平野愈显开阔无边;江水中央,一张桅帆高高挂起,恰逢一路顺风,正可满帆前进。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大江行船图啊!,颈联表达了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尾联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题表明了诗人写诗的地点。“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环水。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

11、愁绪。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颈联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答案 A 解析 “次”是停宿的意思。,第4首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背景回顾】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表现手法:情景交融。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12、”和西下的“夕阳”等意象,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相映,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画面描述:运用白描手法,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 炼 字: “瘦”字非常传神,不仅贴合全曲悲凉的意境,暗含了路途之艰辛,还包含了瘦的不仅是马,还有骑马之人的意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内容理解: “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悲凉气氛,为末句“断肠人”做铺垫。 情 感: “断

13、肠”二字为全曲之“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曲前三句所表现的画面。,【巩固测评】,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3.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秋思”

14、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考”;第二句描写作者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解析 “思”不是“思考”,而是“思绪”。,答案 B,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内容理解:首句设问,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间,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思念的急切与愁苦之情尽显。 炼 字: “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也流露出诗人

15、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表现诗人深重的绵愁思。,第5首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背景回顾】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李商隐到四川担任节度书记。此时,诗人的妻子王氏已经去世,儿女远在京城。夜雨寄北便是诗人滞留四川期间,写给妻子的一首诗。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前两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这两句的巴山夜雨是对未来的想象,是虚写,反衬了如今孤寂的心情。“何当”紧扣“未有期”,将思归的急切展现得更加有力。“却话”一句将想象中的美好场景来凸现今日的相思之苦,构思奇巧。,1.请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妙处。,2.简析诗中

16、“涨”字的妙处。,【巩固测评】,“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有动态感。,运用想象,写出了诗人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的想象之景,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3.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 这是诗人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所指的是诗人当前的愁苦思念的情状,而非“异乡奇景”。,答案 D,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