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41913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卫树鹏)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 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2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

2、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A 法家 B 墨家 C 儒家 D 道家3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 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 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 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 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 法家思想

3、的确立 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程朱理学的盛行5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 强调“大一统” B 糅合了多个学派的思想C 趋向“三教合一” D 背离了先秦的传统儒学6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 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4、C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 面临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7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 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 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 儒学深入社会生活8顾炎武认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材料反映顾的主要观点是:A 空谈误国导致明朝覆亡 B 程朱理学导致危机加深C 政治腐败加速明朝瓦解 D 八股取士严重束缚思想9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

5、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淸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10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 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

6、生的 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11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B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更重要”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12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下列事件能够为其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殖民扩张 D 德意志的统一13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

7、”;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批判宗教神学C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 促进思想解放14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A 天赋人权说 B 分权制衡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说15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8、:A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 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C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 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16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唐太宗创作的诗作:A 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 B 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C 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 D 推动帝王文学的形成17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该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冲击了基督教神创论 B 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C 引发了科学领域论战 D 催生了近代

9、自然科学18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A 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 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C 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 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19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

10、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20.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21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

11、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 A B C D22.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23.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

12、转移到社会 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24.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 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 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25.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说明:A. 欧洲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 商品输出是世界市场的纽带 D. 科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26.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

13、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27.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C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28.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临安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A 阅读三国演义的文人 B 穿着棉布的市民C 吟唱京剧的艺人 D 违反“海禁令”的囚犯29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30“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材料表明古代山水画:A. 属于古典浪漫主义 B. 具有唯心主义色彩C. 兴盛于宋元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