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8639024 上传时间:2017-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3B0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浩浩长江纳千湖、汇百川,滔滔东去,奔流入海。长江,是泰州的母亲河。从大江起笔,绘宏伟蓝图,站到新的历史起点,500 万泰州人民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创建为民生、创建求发展、创建促和谐,文明城市创建扬起奋进的风帆,驶向波澜壮阔的大江时代!泰州,是有 21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秦称海阳,汉称海陵,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 。先民祈盼 “国泰民安”,故名“泰州 ”。大江文明孕育了这片土地悠久深厚的文化传承。胡瑗、王艮、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每一个名字,都是中国文化的璀璨星座。改革开放 30 年来,泰州经济社会发展取

2、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区域空间的局限,曾经制约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1996 年 8 月,地级泰州市组建,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 5797 平方公里,人口 500 万。建设新泰州,塑造新形象。新泰州,新就要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有新追求、新境界、新成就。执政为民,创建为民。肩负 500 万泰州人民的热切期望,泰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文明城市创建融入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这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仅是

3、为了拿牌子,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推进泰州又好又快发展。 ”以明确的创建目标凝聚人心,以完善的组织体系提高效率,以健全的工作制度提供保障,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按照 “党委主导、政府主体、分线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掀起新的热潮。2002 年,建成江苏省文明城市。2003 年 11 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确立新目标:扎实推进“五城同创”、 “四市联创”、 “城乡共创”,打造沿江文明带,建设文明城市群!2004 年,

4、建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5 年 10 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列入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 年,建成江苏省园林城市。2007 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新泰州,在这个狂飚突进、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里,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的大板块中,在更快更好地融入上海苏南经济圈的大格局中,在汇入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流中,坚定地选择了全新的历史方位。扎实推进城市化战略,泰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服务,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行,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城市布局并重,扩大城市载体和提高综合效益并举,充分运

5、用市场机制把城市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向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大项目带动。到 2007 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不足 20 平方公里扩大到 56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 26 万人增至 64 万人。12 年中,泰州城市建设投入逾 500 亿元,是建市之前近 50 年投入总和的10 倍。江阴长江大桥打开泰州与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2007 年,泰州长江大桥启动建设。京沪、宁通、宁靖盐高速公路,新长、宁启铁路条条蛟龙在此风云际会。2005 年 7 月,泰州火车站建成通车,6 条黄金始发线路通往祖国的大江南北。泰州港联结远海大洋,苏中机场呼之欲出,新泰州

6、推进大开放、大发展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规模经济群峰崛起。扬子江药业、新世纪造船、陵光集团等一大批企业集团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泰州,已形成医药、机电(船舶)、石油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和不锈钢、电机、减速机等十大产业集群。医药城、船舶城、五金城,三大千亿级产业城的构建让这座城市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新泰州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医药产业成为泰州工业经济最耀眼的亮点。全国医药工业 100 强中,泰州占居 5 席。以医药产业为战略产业,新泰州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城” 。200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02 亿元,财政收入 211 亿元,跻身全国地级以上综合实力百

7、强城市中等行列,所辖 4 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创建,改善百姓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700 多年前,马可波罗曾经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泰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然而,在积贫积弱的时代,百姓哪有什么真正的幸福可言?如今,幸福指数成为与经济发展指数同等重要的指标。泰州人在自己的城市里,悉心经营着自己的幸福。 让人民群众从城市发展中分享更多成果,是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生命线。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群众息息相关。修筑每一条路,改造每一条街道,新建每一个小区,都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新泰州决策者们

8、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工作做起,脚踏实地地把中心城市建设这件最大的实事办好,最大的好事办实。在泰州城区,700 余万平方米住宅新居拔地而起,改造危房陋舍 270 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从建市之初的 7 平方米增加到 32 平方米。2006 年,泰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共有产权,租售并举” 的经济适用房政策,根据拆迁户的实际困难,采用部分购买、部分租赁的方式逐步解决住房问题,已有近 500 户居民享受到这一创新举措带来的实惠。绿色是城市最美丽的妆束。泰州人在黄金地段留下大片土地,植树木、种花草、辟广场、建公园,自 2001 年起,市区以平均每年 100 万平方米的速度实

9、施绿化工程,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上升到 35.6和 4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8.18 平方米。800 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地铺开、200 万株大小树木进城,绿色,尽显着这座城市的生态品质,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2002 年,市区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兴建,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厂 3 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 45;2005 年,日处理垃圾 600 吨的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成启用。在文明城市创建集中整治阶段,又有数以万吨计的垃圾被清运,数以千计的“农夹居 ”地带和城郊露天粪坑被填平,数以百计的公用厕所实现水冲式,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达 80%以上。回溯城

10、市的历史记忆, “具江淮水乡之风韵” 、 “集明清古居之佳构”、 “显吴楚文化之奇丽”。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涵西街古民居片、城中古民居片、古儒释道片得以分步骤开发、综合式利用。修缮和改、扩建光孝寺、崇儒祠、城隍庙、泰山公园、都天行宫、学政试院、乔园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总投资 25 亿元的凤城河风景区于 2002 年启动建设, “海陵八景” 中的“城楼眺海”从史籍和传说中得以重现。让公铁交通实现“ 无缝衔接 ”,城乡客运实现 “零距离换乘”。在泰州主城区,更新、开辟公交线路达 27 条,280 辆新型豪华大巴、中巴投入营运,线路总长度 448 公里。其中,无人售票车 175 辆,分布在 16

11、 条公交线路上。规范、有序的公共交通,成为泰州人出门办事、以车代步的首选。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流动的风景。如今,每天有近千辆出租车穿梭在泰州的大街小巷,不管你是外地旅客还是本市居民,都可以在打开车门的那一刻,顿感春风拂面、宾至如归。青年路、凤凰路、鼓楼路、春晖路,一条条城市干道构成泰州城强劲的筋骨,也是文明城市创建中重点打造的城市名片。在老城区,投入 2000 万元,对657 条后街背巷实施全面整治,十万市民直接受益。无论在老城还是在新区,道路始终是这座城市最抢眼的风景。泰州是座水城。然而,以前百姓的饮用水被称为“回笼汤” 。1999 年,建设长江引水工程,甘甜、洁净的长江水,通过 30 多公里长

12、的管道滋润泰州城千家万户。2008 年,区域供水工程向姜堰、泰兴输出,受益人口达 100 万。市区50 余条城市河道实施清淤改造,600 年未清的东城河一口气吐净污秽,环城河沟通水系,将泰州城重新拥入怀中。泰州人终于可以真正临水而居、亲水而憩,蕴涵水的质朴,彰显水的灵秀。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脉动,与这方水土相生相伴。创建,锻造城市精神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 ,精神文明则锻造一座城市的 “神”,新泰州树立文明城市新形象,必须“鼓劲提神” 、 “形神兼备”。2008 年 3 月,在全国“” 上,胡锦涛总书记深情嘱托家乡代表要 “多为

13、泰州作贡献”。 “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 ”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上下蓬勃展开。通过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泰州人始终在精心地锻造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泰州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泰州人崇尚科学,尊师重教,非常注重文化生活质量。泰州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构建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泰州企业已建立 14 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加盟新泰州建设事业。千年文脉,百年育人。今天的泰州依然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从江苏省泰州中学等数十所名校走向全国各地,当今中国许多专家

14、学者名人政要也是从这里开始他们人生的旅途。从没有一所高校,到先后建成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结束了泰州没有本科大学的历史。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具办学特色,泰州 5 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已达 3.5 万人。要让市民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 “农夹居、居夹农” 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等,远不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对泰州而言,不仅要让小城市的居民变成大城市的市民,更要让一大批农民成为现代市民。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素质, “百姓大学堂” 从开讲之日起就赢得满堂彩。王蒙、周令飞、纪连海、卢勤、金正昆

15、等名家荟萃,讲座精彩纷呈,听者云集。了解民情、关注民生、体察民意、推进民主, “百姓议事园” 搭起党委政府与群众意愿沟通的新平台。普通百姓与领导、专家一起议改革、话成就、思不足、谋对策,探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途径。实现文化的公益性、惠民性、服务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让普通百姓享受文化生活、展示演艺才华。 “百姓大舞台” 每月一场,精彩纷呈。“百姓阳光屋 ”、 “百姓新事”“百姓” 品牌仍在延伸,成为老百姓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节日、自己的精神大餐。2008 年 5 月 26 日,2008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经过泰州,泰州传递给世界的是清洁靓丽的市容市貌和传递过程的简朴、隆重、热烈、有序。更令人动

16、容的是,在启动仪式现场,火炬手和泰州市民一起,为汶川特大地震捐款 1066 万元。 泰州人的血脉中有爱的基因。全社会主动加入到文明关爱行动中来,在泰州,目前已形成关爱贫困家庭孩子的“爱心奶奶 ”、关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 “伤心宝贝”医疗救助、关爱贫困学子的“一滴水 ”爱心基金、面向城市困难家庭的 “爱心超市”、四位一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 “关爱贫困母亲工程”、 “关爱女孩行动”、 “文明单位帮困助学大行动”、 “爱心车队”、 “春蕾计划”等 10 大爱心品牌行动。“爱心奶奶 ”系列活动吸引了 40 多家单位、6000 多市民参与,先后组织 30多个主题活动,资助了 7000 多贫困儿童和其他困难群体。市委、市政府为“伤心宝贝”设立财政专项基金,60 多名家庭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救治。“爱心”春潮涌动,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2005 年 3 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时任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长的张云泉被作为全国重大典型推出。张云泉在信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始终战斗在辛劳繁忙的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