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84498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学设计左收右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左收右放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张宏炎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学习汉字“左收右放”的结字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能运用“左收右放”的结字规律书写汉字。3欣赏隶书名碑,了解传统书法文化。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汉字“左收右放”的结字规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笔、墨、纸等。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形象类比1同学们,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世界上独竖一帜,鲁迅就曾称赞它“形美以感目”,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的书法名碑多宝塔。来看这样几个字“福、颜、海、徐、证、议”等等。(课件出示,配乐。)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

2、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在这样一些左右结构的字中,又有一部分特别的存在,比如这个字“徒”。2出示:“徒”字。同学们能说说对“徒”这个字的形体的印象吗?(“徒”字左窄右宽。)把这个字放入米字格中,我们可以看得更明显一些。这里例字中嵌入一条分隔线,我们可以看出“徒”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中的典型的左窄右宽的字,双人旁约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走”约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二。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类的其他字。课件出示。大家发现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3总结汉字“左收右放”的结字特点。这类的字,往往以右边部件为主,左边为辅。你们刚才所描述的特点在书法中,我们总结为“左收右放”。板书课题:左收右放。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左收右

3、放”的字。(二)观察分析,临写迁移1(课件出示:“时”字。)我们来看这个“时”字,观察一下它左右两个部分的关系。左部“日”窄小,约占整个字大小的四分之一,靠中上部写。右边的“寺”,宽大,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三。2再来看看它们左右两部分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做到“日”窄“寺”宽?“日”注意收,竖与横折的距离较小,下横变横为提。板书:收就是收短收窄收细。再看右边的“寺”,要注意什么呢?行笔时,要将长横放出去,和左边的“日”字呈现收放对比之势,下部“寸”的竖钩要写得厚重舒展。板书:放就是放长放宽放粗。3教师范写。下面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时”字的写法,同学们能在老师书写时注意提醒老师注意点吗?4

4、学生练写。谢谢大家的提醒,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边提醒自己边练写吗?试一试吧,要求描红两个、写一个。5学生自评,总结。同学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请说说好在哪里?再想想哪个字的哪一部分还需要改进?6看到同学们写的“时”字,大家对于“左收右放”这样的结字规律掌握得比较好。刚才我们观察分析的是颜真卿在多宝塔中的“时”字,其实我国古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写过这个字,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课件)同学们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小结:不管这些字在细微之处有何不同,但在“左收右放”这一结字规律上,它们都不约而同做得恰到好处。可见掌握“左收右放”这一法宝,在汉字书写中是非常重要的。(三)分析临写,总结规律1我们来看教材第2

5、5页“习字指导”,仔细观察其余五个字的字形,着重关注它们在“左收右放”这一结字规律上的安排。大家和自己的同桌交流观察的收获。刚才,老师也参与到了同学们的讨论中,发现大家对于左收右放的结字规律还是比较有心得的,我们就“徒”“恒”两个字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2(课件出示:“恒”“时”。)联系“徒”字,进行观察比较。3交流,小结。左收:“徒”字两撇短撇,呈收势。双人旁的竖与竖心旁的竖都是垂露竖,略带弧度,富有弹性,呈收势。竖心旁两点笔意相连,方向向左,呈收势。右放:长横舒展,呈放势。捺用墨较重,呈放势。横折笔力千斤,呈放势。注意:“走”短撇,要写得轻巧,避让双人旁。当右边的部件中的笔画写到靠左时,

6、有时为了避让,有时为了留白等,也要做到收让有度。4我们来看看著名书法家刘有林老师给我们写的这两个字,边看边书空。(播放范写视频。)5同学们,看完了大师的书写,我们也提笔写一写吧。学生对照字帖,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学生作业,同学上台评议。同桌互评。写好后赏评一下同桌的字,在你最欣赏的字的右下角打上五角星,并说说原因。7总结:“左收右放”成就了书法艺术中收让与张扬的谦和之美、和谐之美。今天,我们欣赏了这样一种美,也尝试着用手中的笔创造着美。学会欣赏才有创造。接下来,老师继续和同学们来欣赏书法之隶书之美。(四)书法常识:欣赏乙瑛碑史晨碑(微课呈现)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著名的隶书碑

7、帖史晨碑和乙瑛碑。如何来欣赏一幅隶书作品呢?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欣赏:运笔、结构、章法、风格。首先,看运笔。隶书的波挑等基本笔画如同波浪,以史晨碑中的“西”字为例,看它的横呈现出“蚕头雁尾”的姿态。其次,看结构。与其他书体区别之处,隶书结构扁方匀称,最讲究重心平稳。再次,看章法。古代的书写习惯以竖为行,行与行之间距离稍密,一般字距疏朗。最后,看风格。这两块碑贴风格迥异,乙瑛碑庄重工稳,更显大气,而史晨碑则偏于秀颀灵动,各有千秋,各具美感。同学们,对于一幅隶书作品,你们知道该如何赏析了吗?(五)总结同学们,美的追求无法亦有法,我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大书法家就曾给我们留下名句箴言。(出示课件)让我们执起手中的笔,追随大师的脚步,在书法艺术的天地中欣赏、创造,探索前行吧!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