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83630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冠苹果唯冠苹果 iPadiPad 商标之争始末商标之争始末 2000 年:唯冠台北公司注册 iPad 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 之后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先后申请注册了两项 iPad 中国商标。 2009 年 12 月:IP 发展与台湾唯冠签署商标转让协议,以 3.5 万英镑转让 10 个 iPad 商标。而深圳唯冠(微博)表示,iPad 的中国内地商标权并没有包含在此转让中。 2010 年 2 月:IP 发展公司又以 10 英镑的价格将上述 10 个 iPad 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 2010 年 4 月:深圳市中级法院受理苹果诉唯冠商标权权属纠纷案。经过三次开庭审理,

2、苹果一审败诉,赔偿和商标要求被驳回。2012 年 1 月苹果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2 年 2 月:唯冠科技在上海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苹果 iPad 执行禁售令。上海法 院驳回唯冠要求苹果停售 iPad 申请。 2012 年 3 月:苹果 iPad3 将发布前夕,深圳唯冠对苹果发起实质性的“阻击”行动, 唯冠向海关提交相关资料,申请海关备案扣压苹果 iPad 系列产品。 20122012 年年 7 7 月:苹果公司同意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月:苹果公司同意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 60006000 万美元就关于万美元就关于 iPadiPad 商标权一案商标权一案 达成和解。达成和解。 2

3、012 年 5 月:美国加州高级法院驳回唯冠对苹果 iPad 商标权诉讼。 市中院一审判苹果败诉市中院一审判苹果败诉 美国苹果公司、IP 发展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的 iPad 商标权属纠纷,于 2010 年 5 月正 式诉诸深圳市中级法院。 该院一审认为, 订立转让合同的台湾唯冠公司无法代表深圳唯冠公司, 苹果公司也无法 提供证据证明上述表见代理成立,并以此为由驳回 IP 发展公司、苹果公司的诉讼请求。 后两公司不服向广东省高院提起上诉。 二审双方以二审双方以 60006000 万美元达成调解万美元达成调解 广东高院于今年 2 月 29 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双方都聘请国内较为知名的律师参与 庭

4、审,庭审辩论十分激烈。 庭后,承办案件的合议庭经过认真严谨的分析合议认为,为使纠纷双方利益最大化,调 解是最佳选择。据了解,深圳唯冠公司目前已负债累累,其债权人达到数百人,其最大的财 产估值主要集中在 iPad 商标的价值上。 诉讼前, 涉案的 iPad 商标已被数个银行申请轮候查 封。一旦该商标价值发生贬损的话,将会导致债权人更大损失。 为此,广东高院法官充分听取苹果公司、唯冠公司的代表意见,并创造条件让双方充分 交换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因均有调解意愿,双方确认以 6000 万 美元一揽子解决有关 iPad 商标权属纠纷,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抓住最后一根抓住最后一根“救

5、命稻草救命稻草” 记者从深圳沙头角保税区公布的资料中看到, 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唯冠集团最大 最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 公司于 1991 年落户深圳, 1994 年进驻沙头角保税区, 拥有员工 5000 多人,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外贸出口百强之一。 然而据唯冠公告显示,目前其流动负债净额达 28.7 亿元,38 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对 中国银行(3.93,-0.10,-2.48%)等 8 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 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1 .45 亿元。可以说,深圳唯冠公司目前已负债累累,其最大的财产估值主要集中在 iPad 商标的 价值上,和苹果的诉讼,成为深圳唯冠救命的最后一根稻

6、草。 业内人士:业内人士: 苹果为苹果为 iPadiPad 进入进入 中国大陆市场扫清障碍中国大陆市场扫清障碍 此前,苹果此前,苹果 newnew iPadiPad 已经先后通过了国内已经先后通过了国内 3C3C 认证及国内电信入网许可。这次和解一认证及国内电信入网许可。这次和解一 旦生效旦生效, 意味着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意味着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司 iPaiPad d 商标权属纠纷案彻底解决商标权属纠纷案彻底解决, “ 国行国行 ”的的 newnew iPaiPad d 上市指日可待。业内人士认为,苹果此举是为 new iPad 在中国大陆的上市扫清了最后的障 碍。对双方来说,达成调解是

7、最省时、而且是对结果最有保障的方式。 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 如果这起官司长期打下去, 会直接影响苹果的声 誉,同时对苹果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苹果急于花钱解决此事。此次成功调解对于苹果 公司来说,代价不过是“九牛一毛”,这意味着苹果打通了 iPad 今后在中国大陆的销售之 路,今后苹果公司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将名正言顺。苹果公司在此次快速调解成功后,也将 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大利好。 还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此案的法律意义大于市场影响。6000 万美金的巨额调解金,可 以说是深圳媒体公开报道的商标权纠纷涉案金额之最,这对企业如何保护和处理商标权事 务,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在苹果开始筹划

8、 iPad 计划时候, 就认识到了商标的重要性, 那时候, 全球的 “iPad” 商标几乎都掌握在台北唯冠手中,苹果为了廉价获取这个商标权,耍了一个小聪明,他 们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IP”的公司,外人完全不知道这家公司和苹果的关系,此后, 苹果以 IP 公司的名义,向台北唯冠提出收购 iPad 商标所有权的问题,台北唯冠没有意 识到这个商标的巨大商业价值,双方很快签订了转让协议,金额仅仅为 3.5 万英镑。 然而,百密一疏,苹果机关算尽,仍然忽略了,在中国大陆地区,“iPad”的商标 所有权是深圳唯冠,而不是台北唯冠,由于深圳唯冠注册 iPad 商标在前,因此在法律 层面上占据主动,但是苹果

9、是 iPad 商标美誉度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贡献者,在法 庭上也不是一味被动。 去年 12 月,法院在处理双方纠纷时,裁定苹果败诉,也就是说,从现有法律意义 上,苹果所销售的 iPad 都是不合法的产品。 在深圳福田区一处新办公地,56 岁的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唯冠)创始人杨荣山 与记者谈起刚与美国苹果公司(下称苹果)了结的那场 iPad 商标争斗, 犹如谈一场隔夜的戏。 苹果给的 6000 万美元和解金,无法让负债 4 亿美元的深圳唯冠起死回生。谈话中,杨 荣山常会突然陷入一阵沉思毕竟,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崛起,靠卖一两个 iPad 商标是远 远不够的。 1、“影子公司”3.5 万英镑买

10、下 iPad 商标1、“影子公司”3.5 万英镑买下 iPad 商标 2009 年是唯冠最苦痛的一年。杨荣山在年报中承认: “营业额大幅下滑超过 70%。加之 液晶面板价格大幅下跌,集团持有高价购入的大量存货,构成重大损失。” 这是杨荣山最后一次以唯冠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身份发出年报。 翌年 8 月, 他被香 港高等法院裁定破产,职位随之易人。 2009 年 3 月,陷入财务泥淖中的唯冠子公司唯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唯冠),接受 了中国银行、 民生银行等 8 家债权银行的框架协议, 将资金账户与经营生产置于银行团监控 之下,以换取对公司债务重组的支持。 就在这个关口,一个自称“乔纳森哈格里

11、夫斯”(Jonathan Hargreaves)的人,向唯 冠英国子公司发出邮件,要求收购唯冠所持有的 iPad 商标。理由是,其所在公司名为“IP 申请发展有限公司”(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td,下称 IP 公司)的简称 iPadL,同 iPad 很相似。 收购意向很快由英国传回唯冠总部。IP 公司的胃口很大,意在收购唯冠在 31 个国家和 地区全部共 10 个 iPad 商标(其中欧盟 25 国为一个,中国大陆注册有两个),其出价却很吝 啬。当唯冠表示 3 万英镑太少时,乔纳森在邮件中表示,实在谈不拢将会提请诉讼撤销这些 商标。 苹果代理律师矫鸿彬出示的一

12、份证据显示, 在乔纳森发出第一封邮件后的两周内, 唯冠 已经判定购买商标的实际人是苹果。 唯冠并不是保护商标权的生手。早在 4 年前,当苹果向欧盟商标局提出 iPod 商标申请 时,唯冠就曾以“此商标之组成文字及读音与 iPad 构成近似”为由,主动发起过狙击。 4 个月间,双方来来往往共发送了 80 多封邮件。待 3.5 万英镑打入子公司唯冠电子有 限公司(下称台湾唯冠)账户后,2009 年底,唯冠法务部处长麦世宏奉命回到台北,代表台 湾唯冠在 IP 公司起草的整体转让协议及相关商标注册资料上签了字。 1 个月后,苹果在美国举行了 iPad 产品发布会。2010 年 4 月,IP 公司将从唯

13、冠手中取 得的全部 iPad 商标权益悉数转让给了苹果。 2、为何花了钱 商标没到手?2、为何花了钱 商标没到手? 区区 3 万多英镑就卖掉了全部 iPad 商标, 唯冠是怎么想的?曾经的签约人麦世宏说:“之 所以转让,是因为双方曾在几年前在欧洲交过手。” 据了解,在那次涉及 iPad 与 iPod 的交锋中,苹果也曾威胁将以“商标 5 年未使用”为 由申请撤销 iPod 商标。当时唯冠评估胜算不大,于是主动退出了争斗。此次 IP 公司再度发 出威胁,唯冠恰好陷入了财务危机,内忧外患,只有放手。 不过,IP 公司并未料到,一个藏在转让协议中的“地雷”,会在签约现场数位己方律 师的眼皮底下深埋下

14、来。 2010 年 2 月,苹果突然发现无法在中国国家商标局办理两个内地 iPad 商标转让手续, 因为转让协议的签约方台湾唯冠并非商标所有者,它们属于深圳唯冠。 花了钱商标却没到手。苹果万万没想到发生了这种情况。它马上同深圳唯冠联系,要求 补签协议。 “苹果派出律师来找我谈,我说现在没有 1000 万美元不成,他们听了很惊讶。”杨荣 山说,“情况变了。” 苹果晚了一步。随着深圳唯冠账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2010 年 3 月,银行团已将其资 产悉数查封,包括两个 iPad 商标。 和君创业公司被银行团聘为深圳唯冠重组顾问及公关总协调, 其总裁李肃透露, 获悉商 标被查封后,苹果也曾分别与 8

15、家银行联系,商讨有偿转让商标事宜,当时各家银行纷纷表 示愿意出售所查封的 iPad 商标。 一段时间里,各方消息争相爆出。或言,深圳唯冠将在中国首届电子书产业高峰论坛上 现场拍卖 iPad 商标;或言,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平板电脑制造商正试图与深圳唯冠联系, 希望买下 iPad 商标;或言,属于深圳唯冠的 iPad 商标已进入转让阶段,欲转让至另一家关 联公司 苹果决定诉诸司法。在向深圳唯冠发出律师信要求过户 iPad 商标遭到拒绝后,2010 年 5 月,苹果将唯冠、台湾唯冠、深圳唯冠和杨荣山等一并告到香港高等法院;同月,又向深 圳中级人民法院状告深圳唯冠,并同时申请查封 iPad 商标。

16、3、究竟谁在侵权谁在欺诈?3、究竟谁在侵权谁在欺诈? 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分析, 苹果分两地提起诉讼是有策略的一套组合拳。 香港诉讼 是苹果布局的重点, 一方面源自 iPad 商标转让协议中曾有 “出现纠纷排他性适应香港法律” 的约定,另一方面也因为香港法律属英美法系,苹果代理律师感到有胜诉把握。而通过在深 圳中院的诉讼,苹果意图人为将 iPad 商标置于一个权属争议的处境中,以打开市场操作空 间。 市场不等人。距美国上市已过数月,iPad 平板电脑也已分别登陆日本和中国香港,却 不得不徘徊在中国大陆这个巨大市场的门口。2010 年 9 月 17 日,在未得到 iPad 内地商标 权的前提下,苹果 iPad 强行登陆内地市场。 形势再次发生变化。眼见苹果置侵权事实于不顾,银行团明确表态,全力支持深圳唯冠 维权, 并在各方参与下确定了由数家律师事务所和咨询机构组成的维权团队, 签署了风险代 理协议。 2011 年 3 月,深圳唯冠律师团发动了反击。他们向北京市西城区工商局提出商标侵权 投诉。6 月 5 日,西城区工商局向苹果北京西单直营店发出了金额高达 2.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