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8318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复习课件1 北师大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海平面以上10000米,海平面以下11000米,生物圈,整个水圈,大气圈下层,岩石圈上层,空气、阳光、水,家的名字,(最大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考点1】生物的多样性,【考点梳理】,1、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2、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 及其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物种,遗传,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

2、,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生存环境,“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 。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学系统的多样性 D蛋白质多样性,【典例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20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 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 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故选A。,A,【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

3、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C生物圈包含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考点2,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考点2】生物的特征,【考点梳理】,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 ; 生物能进行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 生物能对外界的 作出反应; 生物能 和 ; 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 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营养,病毒,呼吸,废物,刺激,生长,繁殖,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需要

4、从外界获取食物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典例分析】,【解析】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并不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故A错误; B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无氧呼吸的生物并不需要吸入氧气。故B错误;C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完全一样的生物并不存在,故C错误;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的特征。故选D。,D,【巩固训练】,2.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D,

5、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生态因素,考点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梳理】,1、物能 环境,也能 和 环境。,生物对环境的 。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如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不同环境中的蛙具有与环境相近的体色)、 _某些长有毒毛的蛾类幼虫体表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如竹节虫)等。如骆驼尿液少,体温升到46时才出汗,沙漠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等,这些都是对沙漠缺水的 。,适应,影响,改变,保护色,拟态,适应,警戒色,适应,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形态、

6、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如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如:各种寄生虫。 (4)合作:社会性群聚生活的:有分工合作,如:蚂蚁、蜜蜂 (5)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真菌和藻类是依赖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典例分析】,【解析】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的因果关系。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故选:A。,A,【巩固训练】,3.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 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第二章 探索生命,【考点1】生物

8、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考点梳理】,1、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9世纪初,法国学者 首次提出“ ”这个科学名词。 瑞典科学家 创立了统一的 。英国人哈维 发现了 。英国科学家 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 和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 。,拉马克,生物学,林奈,生物命名法,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血液循环,达尔文,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 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 为基础的基础科学。,生命,实验,“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和发现血液循环的科学家分别是 ( ) A达尔文和

9、哈维 B林奈和达尔文 C克里克和沃森 D林奈和哈维,【典例分析】,【解析】林奈,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故选:D。,D,【巩固训练】,1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实验法的运用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林奈的生物分类,B,【考点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点梳理】,1、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重要方法,其他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文献法、调查法(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

10、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即抽样调查)。,实验,一个,对照,2、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 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 。,【考点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用实验法探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六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注意: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1)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 :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 。)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11、。,相同,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 ) A观察和实验 B理论推导 C模型演示 D实践操作,【典例分析】,【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故选:A。,【巩固训练】,2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 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 不正确的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 C20和40 D有光和无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