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8273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答题技巧课件 北师大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指导,一、考题走向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其特点如下: 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侧重对考生进行思想品格、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人生境界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如新年话惜时(2005北京); 宽容与和谐(2006北京);创新不言败(2007北京);这些材料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二、课标和 考试说明对议论文考查的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 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论点,论据,论证,相关要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论证思路) 体味和推敲重要

2、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其它: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4,三、议论文相关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以达到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常用文体之一。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即 “需要证明什么”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即 “用什么来证明”(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逻辑纽带,即 “怎样证明”

3、 (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论点和论题的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因此,分论点常是文章论证过程中各段各层所论述的观点。,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点以论据为基础,依靠论据来证明;论据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四、议论文主要考点,1、论点 2、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 4、 论证思路 5、议论文的语言 6筛选相关的信息,针对议论文文体知识 进行的考查,7、 感悟启迪,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的考查,针对概括归纳方面进行考查,议论文常见试题,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本文从哪些方面证明

4、了观点? 简要分析*段的论证过程。 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借助链接材料,理解文本。 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你对作者所说的“*”的认识。(80120字)(5分) 依据语境,补充论据。,10,五、遵循阅读规律: 整体感知 重点剖析 思维拓展,六、主要题型及解法 论点题 论据题 论证方法题 论证思路题 议论文语言题 链接材料题 认识开放题,(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它是一个意思明确而完整的句子。,主要题型: 1、文章的中心论点? 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3、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确定中心论点的几种方法,题型: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通过论

5、题推论点 论题关注题目 一种是论题式的; 例:吴晗的谈骨气一课,标题是论题。那么,文中对骨气做出判断表述的句子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一种是论点式的。 例: 给自己多点爱心,中心论点的几种位置 1、题目 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思、俭以养德 2、开头 如谈骨气 3结尾 如反对自由主义 4在文章的中间的过渡段提出论点。 5还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示论点的语句,要由读者根据文章内容自己进行概括。 如励志 感恩 奉献,2.通过位置找论点,3.通过句式定论点 比喻句、疑问句不能做论点,肯定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的精神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否定句: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空谈不能

6、成就事业 没有失败过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反问句:喜新岂能厌旧,有的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是一个复句,17,4.通过论证验论点: 通过论据和论证确定论点是最保险的方法。 文中的论据是否能够证明我们所找的那个句子?能,该句就是中心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拒降元,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的威胁,特别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对论据进行简要分析的句子,因为这些分析都是围绕论点进行的分析,通过这些句子就很容易确定该句是不是中心论点了。,与写作相通,题型2: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方法:先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判断论点提出前的内容属于哪种提出方式,并围绕论点对其进行概括 中

7、心论点提出的五种方式: 开门见山式:开篇直接提出论点 引经据典式:引用名人名言或诗文名句提出;引用成语或寓言故事提出; 叙述引论式: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或以自然现象提出。 设问引论法:用问题引出论点 直接反驳法: 直接驳斥要批驳的观点,谈欣赏 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可口可乐。为什么?可口可乐不仅味道独特瓶体更是独特:眼睛看着外观美,手掌握着不滑脱。这个独特的瓶子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当年,有一个叫路透的青年制瓶工人在与女友约会时,非常欣赏女友穿的套裙,由欣赏产生联想,设计出了瓶子的图纸,获得了专利,并且在年被可口可乐公司用600万美元买走了。正是欣赏激发了路透的创造力,可见,欣赏十分重要。 答案:以青年路

8、透因为对女友套裙的欣赏而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巧妙实用的可口可乐瓶子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方法: 确定论点 判断论点前的内容属于哪种论点提出方式 围绕论点进行概括,例1,例2: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后,如同一片草叶似的顺流而下。此时,这个人多么想抓住一样东西呀,哪怕是一根芦苇,一根水草也好。然而四面都是水,他什么也抓不住,心想:没希望了!死就死吧!这个念头一出,身上立马没劲了,也没有力量挣扎了,整个身子眼看要往下沉,正在这时,他忽然想到去年夏天在这条河边玩时,离这儿下游不远的地方河岸边上有一棵老树,是斜着长的,其中有一根粗大的树枝,正好贴着水面。

9、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他心就不慌了,力气也有了,便拼命地挣扎、坚持,终于游到了那棵老树前,当他拼命拽那伸向河面的树枝时,谁知那树枝早已枯死,经他使劲一拽,“咔嚓”一声断了这时正好救他的人也赶到了,他终于被救上了岸。回首往事时他说道:“要是早知道伸向河面的是一节枯枝,我根本就坚持不到那儿,早就没命了。”由此可见,希望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力量。选自希望的力量 结合文中语句,概述第1段中故事的内容;然后说说作者讲这个故事的目的。(3分),22,答案要点:,概括: 有个人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没希望”的时候,就“没有力量挣扎了”;“有了希望”“便拼命地挣扎、坚持”,终于被救上了岸。 (意思

10、对即可) 目的: 引出中心论点。,23,题型3: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谈欣赏 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可口可乐。为什么?可口可乐不仅味道独特瓶体更是独特:眼睛看着外观美,手掌握着不滑脱。这个独特的瓶子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当年,有一个叫路透的青年制瓶工人在与女友约会时,非常欣赏女友穿的套裙,由欣赏产生联想,设计出了瓶子的图纸,获得了专利,并且在年被可口可乐公司用600万美元买走了。正是欣赏激发了路透的创造力,可见,欣赏十分重要。,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有了这种心态,即便冬天来了,也会说,春天还会远吗?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即便有人犯错了,也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阳光心

11、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尚未学会欣赏。这种人,对人、对事、对物,要么以粗求精、以浅揣深,要么以一己之心、一时之情来度社会之腹、时令之变。这样,不仅白白丢掉了欣赏的情趣,而且平添了几分忧愁。这委实不值得、不必要。,欣赏还能够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善于欣赏的人,有一种容得下他人才华和长处的胸襟,并将这些才华长处为己所用,从而成就一番事业。萧何欣赏韩信,月下追来的不只是韩信,而是汉朝的江山;诸葛亮欣赏相貌丑陋的妻子,得其所授而造木牛流马;唐太宗欣赏敢于直谏的魏征,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

12、种欣赏,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和智慧。,欣赏十分重要。,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 (分论点1),欣赏还能够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分论点2),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善于提出疑问 。 (一)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分论点) (二)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 通过过渡句写出两个分论点,28,(二)论据,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事例有的是个例,即某个人的事例;有的是泛例,即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或一类现象。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谚语警句,需要注意的是: 在引论部分的事例或名言警句既起着引出论题或论点的作用,也起证明作用

13、,充当论据。,题型: 1、辨别论据的类型 (见论证过程题) 2、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 (同记叙文题目,紧扣论点) 3、为文章再补充或选择一个恰当的论据 (根据论点选择),题型3:为文章补充论据 、采用事实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 海伦.凯勒童年时就被一场大病夺去了倾听与观看的能力,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暴风雨。然而,他并没有沮丧,她努力学习盲文,不断汲取人生的养料,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作家。迎来了她人生的彩虹。,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

14、辩证法,懂得 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答案示例:失败是成功之母,再例如:创新不言败根据上下文,为第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33,补充论据方法: 依据语言环境 准确把握论点 论据能证明论点 叙述和分析紧扣论点,34,(三)论证方法,主要题型: 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 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题型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 例证法(举例论证法) 喻证法(比喻论证法) 正反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引证法(道理论证法),题型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辨析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理解其作

15、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模式:“用_法( )地证明了_的观点”,题型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熟记熟练掌握每种论证方法各自的作用 1例证法:用事例,更加具体、有力地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理解、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2喻证法: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3对比论证法: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给人深刻印象。 4引证法:引用名言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充分、有说服力。,运用根据该方法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例: 谈欣赏 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有了这种心态,即便冬天来了,也会说,春天还会远吗?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

16、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即便有人犯错了,也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阳光心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尚未学会欣赏。这种人,对人、对事、对物,要么以粗求精、以浅揣深,要么以一己之心、一时之情来度社会之腹、时令之变。这样,不仅白白丢掉了欣赏的情趣,而且平添了几分忧愁。这委实不值得、不必要。,运用根据该方法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题目: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何作用? 对比论证的作用: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具体语境:本段的论点是“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所用的论证方法一定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答案: 一正一反进行对比,突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