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8142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5.3 祭十二郎文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珍惜亲朋好友。然而,有时生命是那样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虽然“死者长已矣”,但给人留下的是无限的思念和感伤。,新课助读,自主梳理,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从小和十二郎生活在一起,历经磨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感情十分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

2、然传来十二郎离世的噩耗。韩愈悲恸欲绝,写下这篇祭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 (1)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去世 (3)敛不凭其棺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远: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莫如西归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3)宜业其家 业: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的事业,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 (1)从嫂归葬河阳 省略句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介宾短语后置句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宾语前置句,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1.“呜呼!吾少孤”至

3、“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点评:这是祭文开头固有的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因三兄皆早逝,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情形、境况,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厚的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前面铺叙家世,用颠沛流离中的嫂嫂的话“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增加了浓重的感伤之情及无限的分量,因为在封建社会

4、中,人们极其重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个典型的生活情节,就把韩门的衰败零落、寡嫂的含辛茹苦并寄希望于他们叔侄的悲凉情景,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通过嫂嫂的话,把嫂嫂当时的悲伤、期待、焦虑之情,活画了出来,并使人感受到两句话中凝集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力量。作者用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2.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译文:言语有穷尽之时,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这些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点评:以问句作为文章的结束语,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明知死后无知,还要如此提问,这使作者更加伤痛不已。千言万语,总有尽

5、时,悲戚之情,永无绝期。无尽的思念,无尽的哀痛,留给读者去品味。,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提示:(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早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庭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事务连个商量的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悲叹自

6、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6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语出肺腑 哀婉真挚 本文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名篇之一,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当时作者正在京师任职,当惊悉侄儿韩老成(即十二郎)去世的消息后,他极度哀伤,

7、写下了这篇祭文。 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仿照诗经中“雅”“颂”篇,大多采用韵语或骈文体式。本文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俗套,采用散体的形式,以沉痛的笔触描述了骨肉之间生离死别的悲哀,句句是肺腑之言,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凄切,真挚感人。,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韩愈的散文一向以雄奇奔放、气势不凡著称。本文抒情时纵横开阖,哀情如汹涌之大海,滔滔不绝,也正是这种风格的充分体现。 作者行文时边叙述边抒情。叙述,即以生活琐事为题材,以情纬文,件件小事中都寄托无限哀思;抒情,即常常在简要的叙述后,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悲号,“呜呼”之叹贯串始终。忆幼年,韩愈三岁丧父,由大哥韩

8、会及大嫂郑氏抚养成人,后来,韩愈大哥、大嫂、二哥及其长子百川相继去世,两代人中只剩下韩愈和十二郎两人。两人相依为命,“零丁孤苦”,共同经历了家门不幸的患难生活。韩愈出仕后,叔侄二人曾几度相逢几度别,但终究是相见时短别时长,竟不料长期分居成永诀。头年,韩愈写信向十二郎诉说自己年未老而力已衰,恐不久于人世,担心见不到侄儿;而今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悲悲切切的叙说,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声声泪,字字血,撕肝裂胆,令读者不免同声一哭。,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十分复杂,有自己不该出仕的悔恨:“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有对死者的告慰:“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有歉疚自责的怨情:“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有痛不欲生的切恨:“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天涯地角,此情此恨何极! 综观全文,既有对叔侄情深的往事的回忆,又有对家门不幸和仕途坎坷的叙写,而更多的是凄凄惨惨、哀哀怨怨的抒情。叙事琐细而不凌乱,运笔自如而有章法,哀情从肺腑中奔涌而出,读者于字里行间同感共悲,真堪“祭文中千古绝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