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8112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X 页数:249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获得设备原理与技术基础.pptx(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油封机械泵,3.1 旋片式油封真空泵,图3-1 2X型旋片泵,图3-1 2XZ型旋片泵,3.1.1 概述,旋片泵为一种变容式气体传输真空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备之一。工作压力范围1013251.3310-2 Pa,属低真空泵。 可单独使用,也可作其他高真空泵的前级泵,用以抽除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若附有气镇装置,还可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气体。 旋片泵不适于抽除含氧过高、有爆炸性的、对金属有腐蚀性的、与泵油会发生化学发应的、含有颗粒尘埃的气体。,3.1.2 旋片泵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旋片把转子、泵体、端盖形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C三部分。,3.1.2.1 工作原理,图3-3

2、 旋片泵工作原理图,1-旋片 2-旋片弹簧 3-泵体 4-端盖 5-转子,若转子按图中箭头方向旋转时,A空间容积增加,压力降低,气体经泵入口被吸入,此时处于吸气过程;B空间的容积减小,压力增加,处于压缩过程;C空间的容积进一步缩小,压力进一步增加,当压力超过排气压力时,压缩气体推开泵油密封的排气阀,处于向大气的排气过程。在泵的连续运转过程中,不断进行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从而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3.1.2.2 结构特点,旋片泵在结构上可分为油封式(图3-4a)和油浸式(图3-4b)两大类。 1)油封式油箱设在泵体上,油起密封排气阀的作用,泵为水或风冷却。一般大泵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2)油浸

3、式整个泵体浸在油内,油起密封、冷却作用。小泵和直联泵多采用。,图3-4a 油封式2X型旋片泵结构简图,1进气管; 2滤网; 3注油活塞; 4油窗; 5放油螺塞; 6旋片; 7旋片弹簧; 8转子; 9气镇阀; 10泵体; 11排气阀; 12排气管,图3-4b 油浸式2X型旋片泵结构简图,1电机;2手把;3支架;4油箱;5排气管;6挡油板;7气镇阀;8油窗;9油泵;10放油螺塞;11低级泵盖;12排气阀;13低级旋片弹簧;14低级旋片;15低级转子;16中隔板;17中间气道压板;18挡油板支柱;19高级转子;20高级旋片及弹簧;21辅助排气阀;22高级泵盖;23泵连轴器;24电机连轴器。,1. 泵

4、体(定子):主要有3种:,图3-5 泵体结构 (a)整体式; (b)中壁压入式; (c)组合式,整体式 :结构紧凑,连接及密封加工面少,密封性能好。加工工艺较难。 关键:保证两腔同心度和泵腔内表面的精度及粗糙度(光洁度)。 中壁压入式:高低腔为一整体,中隔板由压力机压入,泵腔加工工艺性好。结构紧凑。中壁压入公差较严,采用过盈配合定位,泵腔与中隔板邻近处易产生变形。 一般采用小过盈量,加一定位销,或小过盈微量浮动减少因大过盈量引起的变形;或在泵腔相应处设计加强筋减少变形(大泵) 。,组合式:各零件易于加工,容易保证高精度,废品率低,互换性好,适于大批量生产,但其加工面多,装配麻烦。 泵体材料:

5、大多数厂家均采用高强度灰铸铁,如H200,250等。 也可采用铝合金或球墨铸铁等耐磨、自润滑好的材料。 泵体毛坯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提高耐磨性。,2. 转子,转子结构有三种形式:整体式、压套式和转子盘式。 整体式 :加工基准是两端中心孔,与转子盘式结构相比,其加工件和装配量少,加工简单,节省工序,几何精度和尺寸精度也得到了保证。但缺点是对材质要求较高,而且其旋片槽加工较困难,难以达到高精度,较适于大泵;,压套式:如图3-6(a)所示,两半转子中间用衬块保证旋片槽宽,该结构加工量稍小些,但要求加工精度较高,装配较复杂; 转子盘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形式,其结构如图3-6(b

6、)所示,两半转子盘用螺钉和锥销紧固后,两转子体之间形成旋片槽,这种结构零件多,加工装配量大,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图3-6 转子结构,3. 旋片,结构形式 旋片的结构形式多为矩形 和 T 形 旋片的厚度与型号有关(一般从614 mm),旋片材料,国内一般用 45 钢、H250、QT 或20钢淬火(硬度:HRC4045) 对旋片材料的一般要求: 1)要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在正常泵温下膨胀系数尽可能小,最好能接近铸铁,达到0.8105 1.1105 l/; 2)比重小,摩擦系数小,耐磨损;良好的自润滑性; 3)低成本;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4)化学稳定性,没有污染和毒害。,4. 排气阀,排气阀对泵的真

7、空度和噪音影响较大。 排气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橡胶垫做阀片,如图3-7(a)所示;另一种是用布质酚醛层压板或弹簧钢片做阀片,如图3-7(b)所示。 排气阀必须浸在泵油中。在排气过程中,压缩气体推开排气阀片,穿过泵油排出。泵油起到密封的作用。,图3-7 排气阀结构,辅助排气阀,在双级泵中,当高真空级与低真空级为泵腔宽度不等时,需在两级之间设置中间辅助排气阀,如图3-8所示。 辅助排气阀的作用是在入口压力较高、经高真空级压缩的气体已达到排气压力时,辅助排气阀打开,部分气体由辅助排气阀排出,部分气体由低真空级抽走。,图3-8 双级泵结构示意图,高真空级; 低真空级; 1中间辅助排气阀;2通道;3低

8、真空级排气阀,5. 气镇阀,为了抽除可凝性气体,油封式机械真空泵常装有气镇装置。 气镇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可凝性气体凝结。该方法是在被抽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将经过控制的永久性气体(通常为室温干燥空气)由气镇孔掺入其中,使可凝性气体分压达到泵温时的饱和蒸汽压之前,压缩气体的压力已达到排气压力,排气阀打开,将可凝性气体同永久性气体一同排出。,图3-9 气镇阀结构 1调节阀; 2气镇阀座; 3密封垫;4挡块; 5钢球;6弹簧,气镇阀(掺气阀)是由节流阀和逆止阀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3-9所示。节流阀控制掺入气体量,逆止阀防止泵腔内气体压力高于掺气压力时出现返流。,图3-11 保护阀,1阀体; 2真空室人口连

9、接法兰; 3旋片泵入口连接法兰; 4电磁放气阀; 5阀板,3.1.3.4 油雾的产生及分离,在旋片泵排气过程中,悬浮在被抽气体中的油滴随气体一起被排出。因此,常在泵出口看到“油雾”。同时也有少量的油蒸气被排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新型旋片泵一般在出口设置油气分离装置。,图3-13 油气分离器,1排气连接法兰; 2分离器出口; 3过滤元件; 4集油观察窗; 5放油塞; 6泄压阀,3.1.3.5 除尘装置,在有些真空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将随被抽气体一起进入旋片泵。灰尘混在泵油中,像研磨剂一样会对泵转子和泵腔造成磨损和破坏。在灰尘量较少时,可由油过滤系统滤除,但灰尘量较大时,为防止泵损坏

10、,保证泵正常运转时必须使用除尘器(图3-14)。,图3-14 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图,1入口法兰; 2外筒室; 3油浸过滤器; 4、5 出口法兰,6.1.1概述,罗茨泵是一种无内压缩的旋转变容式真空泵,6.1.1.1罗茨泵的种类,低真空罗茨泵: 直排大气的干式单级罗茨泵(10000Pa)和湿式罗茨泵(2000Pa); 中真空罗茨泵: 机械增压泵(110-1 Pa); 高真空罗茨泵: 多级干式罗茨泵(高真空多级罗茨泵),6.1.1.2罗茨泵在真空工程领域中应用:,在中真空范围作为机械增压泵应用,一般与前级泵(旋片泵,滑阀泵和水环泵等)串联构成真空机组; 双级或多级罗茨泵机组可获得高真空; 对于干式清

11、洁无油的抽气系统多用气冷式罗茨泵机组; 对于含水蒸气的被抽系统,多用湿式罗茨泵。,水环罗茨泵机组2,旋片罗茨泵机组,滑阀罗茨泵机组2,6.1.2罗茨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 6.1.2.1罗茨泵的工作原理,罗茨泵抽气时两个转子由传动比为1的一对齿轮带动,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转运动 。转子彼此无接触,其间存在间隙。,6.1.2.2罗茨泵具有以下特点:,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 ; 转子之间、转子与泵腔壁之间有间隙,泵腔内运动件无摩擦,不必润滑,泵腔内无油; 转子形状对称,动平衡性能良好,运转平稳,选择高精度的齿轮传动,运转时噪音低;可获得较高转速(抽速); 对被抽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水蒸气不敏

12、感;,抽气特点:,罗茨泵在抽气过程中其工作空间容积是不变的,即“无内压缩”,这与大多数的变容式真空泵不同。 气体的排出: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封闭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力较高,则有一部分高压气体返冲到封闭空间中,使空间内气体压强突然升高到排气压力,即所谓的“外压缩过程”。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6.1.3罗茨泵的结构,1前端端盖;2油标;3压力传感器;4注油塞; 5放油塞;6齿轮侧轴承端盖;7泵体;8入口法兰 9出口法兰;10转子;11马达侧轴承盖; 12中间法兰;13油封处注油塞;14油封处放油塞; 15笼形支架;16电动机;17泵底座,罗茨泵是双转子容积式真空泵

13、。其在泵腔内有两个形状对称的转子,转子形状有两叶、三叶和四叶。,两个转子按一定相位安装在一对平行轴上,由轴端齿轮(i =1)驱动做同步反向旋转运动。转子彼此无接触,转子与泵腔壁也无接触,其间通常有0.151.0mm的间隙。泵腔靠间隙及高转速来密封(相对密封)。 由于泵腔内无摩擦,转子可高速运转,一般:5003000rmin。泵的润滑部位仅限于轴承、齿轮及动密封处(齿轮箱有油,且与泵腔之间有压差,预抽管通前级侧)。,6.1.3.1泵的结构特点,转子在泵体中如何安装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目前国内外的罗茨泵大致有两种型式: 1)立式:这种结构的进、排气口成水平位置,装配和连接都比较方便。但泵的重心较高

14、,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多用于小泵。 2)卧式: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有时排气口水平方向接出,因而,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排气口可以从两个方向接出,一端接排气管道,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阀。这种结构重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一般用于大、中型泵。,结构型式示意图1,立式结构,卧式结构,6.1.3.2泵的传动方式,传动方式有如下两种: 1)电动机与齿轮放在转子的同一侧,从动转子的扭矩由电动机端齿轮直接传过去,所以主动转子轴的扭转变形小,因而转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就不会因主动轴的扭转变形较大而改变,故使间隙在运转过程中均匀。 缺点:主动轴上有三个轴承,给加工和装配带来一定困难,对齿轮的拆装和

15、检查都不方便,整个结构也显得不匀称,使泵的重心移向电动机和齿轮箱一端。所以,采用这种结构的较少。,传动方式示意图,2) 电动机与齿轮传动设在转子的两侧,这种结构克服了上述的缺点,但主动轴扭转变形较大。为了保证转子在运转过程中的间隙,要求轴应有足够的刚度。 轴与转子要 固结(铸造的转子采用轴转子整体结构或热压过盈配合,焊接的转子采用转子和轴直接焊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拆卸和装配都很方便。,结构图,6.1.3.3泵的密封结构,主要有3个部位: 主动轴外伸部分的动密封(密封外部大气与齿轮箱之间); 端盖或齿轮箱与泵体间的静密封; 齿轮箱和泵体间的转子轴的动密封(避免油进入泵腔,同时预真空与高

16、真空之间得到密封)。,1、主动轴外伸部分的动密封,目前采用较多的是: 双端面摩擦环式机械密封; 带加强环的JO圈密封。 机械密封运转可靠,耗功率小允许线速度大;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JO圈密封结构简单,耗功率大,胶圈容易磨损,但更换方便,成本低。 磁流体密封是一种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长的动密封型式,功耗小,但成本高。,2、齿轮箱与泵体之间的轴封,由于齿轮箱或端盖壳体内均有预抽管道与泵的出口相通,即这两部分的真空度与前级泵入口基本相同。所以齿轮箱与泵腔之间的压差较小,通常采用迷宫式密封、反螺旋式密封或活塞胀圈密封。,3、泵体端面的静密封,真空耐油橡胶圈密封,不仅可靠而且拆卸方便。 采用聚氨酯胶垫进行平面密封,不用加工密封槽,拆卸方便。 有机硅室温硫化橡胶膜密封,密封可靠并且不用加工密封槽。但用户须备有这种材料,否则不能自行拆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