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议题.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8062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点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点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热点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点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议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议题热点1:房价各类热点话题的调查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位居网民关注度前列。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到“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政策的最新变化,彰显中央楼市调控的决心。2011年,在限购令、限价令、保障房建设等调控“组合拳”冲击下,投资性、投机性需求初步得到抑制,楼市预期发生积极变化。关注焦点:面对2012年复杂的经济形势,楼市“限购令”能否继续得到落实?房贷政策会否有明显调整? 人大代表提案:健林: 对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型置业贷款恢复7折优惠利率全国政协常委、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以目前的房贷水平,即使房价下降20%,老百姓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利率上浮对买房人影响有多大?以全国平均房价每

2、平方米5380元计算,即使银行执行基准利率,现在贷款8成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买房人要比“利率7折时代”多掏10万元利息。观点1:房价降20%,百姓也得不到好处。“今年的提案我想关注一件大事。”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本轮楼市调控中,保障房建设被提到空前高度,保障房保民生的口号十分明确。但是,保障房并不是房地产调控中“保民生”的全部内容,还应增加让中等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内容。王健林说,本轮调控已进行两年,在各级政府使出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的杀手锏后,投机投资行为基本绝迹,房价停止上涨,多月环比下降。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增幅大幅下降,调控达到一定目的。政府提出的保障房目标,奋斗五年时间,让20%

3、左右的低收入群众住房得到解决。这就意味着城市中更大群体的中等和中低收入群众无法享受保障房,只能通过商品房市场圆住房梦。今年政府提出一个新口号“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看来房价降至一定幅度成为衡量调控是否成功的标准。但现在的问题是,即使全国房价平均下降20%左右,老百姓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观点2:建议恢复房贷利率7折优惠王健林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数据,去年全国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5380元,按全国新建商品房套均100平方米计算,全国房价平均降20%,户均可节省购房开支10.7万元,但由于房地产调控,各家银行取消了此前首套房贷款利率7折的优惠,甚至实行利率上浮。即使现在政策微调,也只是基准

4、利率贷款。相比调控前,现在首次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按基准利率贷款8成,平均贷款10年,比7折优惠贷款多支出利息约10万元,完全抵消了房价下降20%的好处。如果平均贷款15年,利息多支出13万元,群众负担反而加重。王健林说,目前这一轮楼市的宏观调控,在政府、企业、群众、银行四方利益博弈中,前三者都是失利方,只有银行是赢家。宏观调控要想达到保民生的目的,除了大建保障房,还必须调整目前的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房和首次改善住房(卖掉唯一住宅,购买一套新商品房)的群众,重新恢复房贷利率7折优惠。“这样房地产调控才能惠及所有中等、中低和低收入群众。”热点2: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去年宏观调控首要

5、任务,在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强力调控下,以食品价格为代表的CPI增幅高位回落,但全年5.4的涨幅仍明显高于4的年初调控目标。关注焦点:2012年,在欧债危机前景不明、国内经济力促转型的情况下,CPI涨幅控制目标将定在多少?“稳增长”与“控物价”如何保持平衡?怎样既推动水、电、油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又防止推高物价总水平?关于采取多种方式稳定物价水平的提案:近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较为复杂,既有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因素,又有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影响经营成本普遍上升的因素;既有农业生产基础以及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的因

6、素,又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产销对接机制不完善的因素。按照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物价上涨,仅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常规的调节还远远不够,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整治。一、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传导作用。我国历次物价大幅度上涨都是从食品价格上涨开始的,目前部分主产粮区出现大面积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近两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日益趋紧,进一步助推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治理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水平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深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一

7、是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田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复农村生态环境,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农民运用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能力。二是完善粮食和关键农产品生产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农业税费减免政策,给予粮食和关键农产品种植者一定的补贴。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开展金融创新,为联保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三是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

8、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构建兼顾安全储备、后备储备、商业储备需要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粮油能够保障供应。只有真正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才能建立平抑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于居民日常需求量较大的农副产品物流运输给予特殊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减免过路过桥等各项费用等,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满足市场需要。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胀。由于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近两年来大力推行宽松

9、货币政策。受此影响,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峻,进而造成美元的持续贬值和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我国在大宗原材料上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国际性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使我国面临极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为此,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胀。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具有能耗大、排放多的“高碳”特征,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容易受到国际大宗原料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为此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增强抵御输入性通胀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和应用新能

10、源。政府应对新能源产业辅以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推广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增加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替代,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在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规避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三、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缓解国际游资对物价的压力。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率制度改革,一年半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整体呈现出“碎步式”升值和弹性增强两大显著特征。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升值达7%,带来外汇占款的增加,加大了国内流动性压力,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功效的发挥。目前,要采取措施,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一是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

11、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二是要促进人民币可兑换、外汇市场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完善和外汇市场走向成熟打下必要的体制性基础。热点3:收入分配个税“起征点”提高;24个省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和社保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但

12、深层矛盾也日益显现。关注焦点:人们关心新的一年政府如何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如何进一步消除社保“盲点”,提升保障水平?如何缩小不同群体待遇差距,加快城乡社保一体化进程?人大代表提案:迟福林:关于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提案客观地说,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持续扩大。从地区上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水平列前三位的上海、浙江、北京年人均工资分别为74147元、63314元、58208元,而位于西北内陆省份的

13、青海仅为34593元。据媒体统计,目前我国已有96万千万富豪和6万亿万富豪。而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也还有上千万人,在201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贫困线划在年均纯收入1274元,按此计算,当年年末贫困人口为2688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公开表示,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计算,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迟福林在提案中说,要把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改革的重点,并建议年内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提案建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出台,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表;考虑到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财政税收、国有垄断行业、公共服务领域等多个部门,建议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组成收入分配改革领导小组,有效地协调改革方案中的部门利益和相关事宜;尽快形成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等。 迟福林同时认为,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深层次和结构性的体制矛盾,并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所能够解决的。因此建议与收入分配总体改革方案相配套,本届政府任期内应出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方案。比如,应尽快出台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注重通过控制过高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实行结构性减税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探索开征物业税、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发挥财税体制在再分配中的杠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