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8040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政治,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单元,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单元,答案:思维和存在 同一性 物质 意识 决定 古代朴素 形而上学 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 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 客观,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

2、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正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

3、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不同的回答。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而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特别提醒 科学把握哲学派别的理论界限 (1)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

4、根本分歧。,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013天津,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题干表明,人们在不断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选A项。B项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5、,不选;题干强调的是科学发现所体现的道理,并未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因为哲学源于实践。 答案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哲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大师们的潜在的心绪、旷古愁思源自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这表明思维依赖于存在,答案为C。,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2唯物主

6、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哲学的基本派别,(2)基本形态,提示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

7、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提示 (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8、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图示 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关系 提醒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2013福建,3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选项所属的哲学派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故应选C项;属于

9、主观唯心主义,与题干要求不符,故应排除。 答案 C,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答案 C,解析 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说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C符合题意;A、B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2014山东,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

10、,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区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依据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意中的两种观点。材料中朱熹的“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的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观点与此

11、相同的是( )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C万物之理,不外吾心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答案 C,解析 题干和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唯物主义的观点,D是坚持真理的客观性的观点。,【易错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辩证关系问题。,矫正训练1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从本质上看,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_问题展开的(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答案 A 解析

12、本题实质上是要求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能等同于哲学的基本问题,B、D排除。C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易错点2】 混淆哲学基本派别 分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矫正训练2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说法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D 答案 A,解析 正确解答

13、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四种说法的具体含义,明确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天地万物都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变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易错点3】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 分析: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矫正训练3 下列关于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组合正确的是( ) 答案 C,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世

14、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关于世界状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它们既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C正确。,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哲学基本派别时,通常要求根据材料判断是唯物主义观点还是唯心主义观点,要求准确说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观点的具体派别。,(一)方法规律总结,分析判断方法: (1)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 (2)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凡认为金、木、水、火、土等为本原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凡认为原子等为世界的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

15、学唯物主义,凡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3)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判断,要注意它的时代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哲学观点、西方近代工业社会以前的思想家的哲学观点,均属于古代的范畴,它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要注意它的时代是“近代”,即近代工业革命产生以后,它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能动反映,能动反作用),不是被动的反映,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6、4)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凡认为主观意识是世界本原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凡强调客观精神(如上帝、理论、绝对精神等)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的是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是各种封建迷信、“神秘主义”,如吉利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就意味着吉利,而“4”就意味着“死”;姓“裴”就意味着“赔”;婚丧嫁娶要选取好日子等。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把某种真理视若神明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过分相信经验的“经验主义”,把主观的认识当作工作的出发点的各种做法,如按图索骥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哲学基本派别时,一要先回答出是什么派别;二要根据题目答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三要根据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这个派别的观点的。,阅读漫画期望。从哲学派别上看,“期望蒿草长成栋梁”属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