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皇后《内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7997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皇后《内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徐皇后《内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徐皇后《内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徐皇后《内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徐皇后《内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皇后《内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皇后《内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皇后内训1. 要具备良好的德性【原文】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夫德性原于所禀而化成于习,匪由外至,实本于身。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德,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德性,所以饬身,可不慎乎?无损于性者乃可以养德,无累于德者乃可以成性。积过由小,害德为大。故大厦倾颓,基址弗固也;巳身不饬,德性有亏也。美璞无瑕,可为至宝;贞女纯德,可配京室。检身制度,足为母仪;勤俭不妒,足法闺

2、阃。若夫骄盈嫉忌、肆意适情以病其德性,斯亦无所取矣。古语云:“处身造宅,黼身建德。”诗云:“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译文】贞洁文静、幽深闲雅、端庄大方、心志专一,这些都是女子的品德性行。孝顺恭敬、仁爱聪明、慈祥和蔼、温柔和顺,这些都具备了,女子的品德性行就齐全了。品德性行原本属于天赋,但主要通过习惯才能养成。它不是从外面来的,确确实实存在于人的自身。古代的贞洁女子能理顺性情,整治心术、崇尚道德,因而能够匹配君子并养成内心的教养。因此,以仁爱居处,以道义行动,以智慧指导,以信誉坚持,以礼仪规范行动,不合礼的事不去做,不合义的事不跟随。行动必须遵循道德,说话必须严守信用。不该说的话说了,祸乱的

3、阶梯就形成了;不合礼的事做了,邪恶就出现了。用门槛限制语言,用佩玉节制行动,用礼仪制约心思,用道德约束欲望,这样就可以修养品德性情了。因此修身正己能不谨慎吗?不损害性情,才能够修养德行;不累及德行,才能够养成性情。积下过失的事由虽然小,但对德行的损害就很大。因此大厦倾危,是基址不牢固的缘故;自身不能修正,是德性有所亏损的缘故。美玉没有瑕疵,可以成为至宝;贞女有纯洁德行,能够匹配王室。能以法度检束自己,足可以成为女子中的典范;能勤俭持家,不忌妒别人,足可以成为女子中的楷模。至于骄傲自满、嫉贤忌能、恣肆放荡、随心所欲等行为,损害一个人的德性,也是不可取的。古话说:“要使身体有地方居处,就要造起房子

4、;要能穿上黑白相间如斧形花纹的礼服,就必须立德行。”诗经上说:“假使你能够充实你的品性,使你自己弥补秉性中的不足,那么幸福对你来说就是常有的事情了。”2. 重视修养身心【原文】或曰:“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若是者,修身之道乎?”曰:“然,古之道也。”夫目视恶色则中眩焉,耳听淫声则内禠焉,口出傲言则骄心侈焉,是皆身之害也。故妇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行必无陂,所以成德也。是故五彩盛服不足以为身华,贞顺率道乃可以进妇德。不修其身以爽厥德,斯为邪矣!谚有之曰:“治秽养苖,无使莠骄;刬荆剪棘,无使涂塞。”是以修身所以成其德者也。夫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成化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

5、乎?是故妇人者,从人者也;夫妇之道,刚柔之义也。昔者明王之所以谨婚姻之始者,重似续之道也。家之隆替,国之废兴,于斯系焉!于乎闺门之内,修身之教,其勖慎之哉!【译文】有人问:“太任眼睛不看邪恶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声音,口里不说狂傲的话语。像这样就是修养身心的途径吗?”回答是:“对,这是自古就有的方法。”眼睛看了邪恶的颜色,心中就会迷惑;耳朵听了淫秽的声音,内心就会迷乱;口中说出狂傲的话语,内心就会骄纵放肆。这些都是对身心有害的。所以说妇人居处必须正当,才能防御邪恶;行为必须没有邪佞,才能修成德行。所以五彩绘绣的华丽衣服不足以为其身心增添光彩,秉贞顺之操、遵礼仪之道才可以长进妇德。不修养其身心而

6、使其德行有所伤败,这就是邪恶了。有一句谚语说:“整治污秽培养禾苗,不要使杂草滋长;铲除丛生荆棘,不要使路途堵塞。”这就是修养身心能够养成良好德性的原因。身心不加以修养那么品德不能建立,品德不能建立而能成教化于一家的真是太少了,更何况于天下呢?因此妇人就是跟从男人的。夫妇之道也就是刚柔合一的含义。过去明王之所以对婚姻之初很谨慎,是因为婚姻关第到事宗庙、继后世的重要。家庭的兴隆更替,国家的没落兴旺,都关系到这一点。因此对于在闺门之内修养身心的教养,是应该劝勉、谨慎的啊!3. 言语不可不慎【原文】妇教有四,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言曷宣?言而中节,可以免悔;发不当理,祸必随之。谚曰:“訚訚謇謇,匪石可

7、转;訿訿譞譞,烈火燎原。”又曰:“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甚矣!言之不可不慎也。况妇人德性幽闲,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故书斥牝鸡之晨,诗有厉阶之刺,礼严出梱之戒。善于自持者,必于此加慎焉,庶乎其可也。然则慎之有道乎?曰:“有。学南宫绦可也。”夫缄口内修,重诺无尤。宁其心,定其志,和其气,守之以仁厚,持之以庄敬,质之以信义,一语一黙,从容中道,以合乎坤静之体,则谗慝不作,家道雍穆矣。故女不矜色,其行在德。无盐虽陋,言用于齐而国安。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译文】妇女的教育有四种,妇言是其中之一。人的内心思考着万事万物,没有语言怎么能表现出来呢?说出的话符合礼

8、节,可以避免后悔的事;说出的话不合乎情理,祸害必定会随之而来。谚语说:“和悦正直之言,不会像石头一样可以转动;诽谤造谣的话,会像烈火一样迅速传遍。”又说:“嘴像上了闩一样,那么说的话永久可信;说话像放水一样,那么说的话没有根据不可信。”说话不可不慎重,这很重要啊!况且妇人的品德性情幽深闲雅,言语并不是她们所崇尚的。多说话多有失当之处,还不如少说。所以尚书上指斥母鸡司晨预示家道没落,诗经上讽刺长舌之妇为厉祸的阶梯,礼记上严肃告诫人们语言可以要内外有别。妇人善于保持其身心的,必定会在这个方面加以谨慎,可能就没有多言之失了。既然如此,那么言语谨慎有方法吗?答道:“有。学习南宫绦就可以了。”缄口少语,

9、注重内心的修养,重视自己的诺言,就可以没有过失。宁静自己的心境,坚定自己的意志,平和自己的心气,恪守仁爱、忠厚,保持庄重、恭敬,端庄信誉、义气,说话或静默之间,从容不迫,合乎礼仪之道、坤静之体,那么谗言邪语无从兴起,家道也极其和睦了。因此女子不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貌,指导言行的在于自己的品德。无盐虽然丑陋,但她的话却能被齐王采纳并使国家安定。孔子说:“有好的德行的人必定能说,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德行。”4. 保持纯正的行为【原文】甚哉!妇人之行不可以不谨也。自是者,其行专;自矜者,其行危;自欺者,其行矫以污。行专则纲常废,行危则嫉戾兴,行矫以污则人道绝。有一于此,鲜克终也。夫干霄之木,本之深

10、也;凌云之台,基之厚也;妇有令誉,行之纯也。本深在乎栽培,基厚在乎积累,行纯在乎自力。不为纯行,则戚疏离焉,长幼紊焉,贵贱淆焉。是故欲成其大,当谨其微;纵于毫末,本大不伐;昧于冥冥,神鉴孔明;百行一亏,累及全德。体柔顺,率贞洁,服三从之顺,谨内外之别,勉之敬之,终始惟一,由是可以修家政,可以和上下,可以睦姻戚,而动无不协矣。易曰:“恒其德;贞,妇人吉。”此之谓也。【译文】妇人的行为不可以不谨慎。这是多么重要啊!自以为是的,行为专制;骄傲自满的,行为危殆;自欺欺人的,行为狡诈恶浊。行为专制就会使纲常废弃,行为危殆就会使嫉妒、凶暴兴起,行为狡诈恶浊就会使人道灭绝。凡行为有其中之一的,很少有能够善终

11、的。直插云霄的树木,是因为它的根深;直达云端的高台,是因为它的基础厚实;妇人有美好的钟声,是因为行为纯正。根扎得深在于栽培,基础厚实在于积累,行为纯正在于自己尽力。如果不能做到行为纯正,那么无论亲疏都会离去,长幼之间就会紊乱无序,贵贱之间就会杂乱混淆。因此,如果想要成大事,必须在细微处谨慎。如果在细微处放松一点点,树木即使长大了也因成不了材而不能砍伐;幽暗之处什么也看不到时要想到神灵的光照很明亮;如果一百个行为中有一个做得不好,最终也累及全部品德。做到温柔和顺,以忠贞纯洁自律,顺从三从的古训,谨守内外的区别,尽力去做并慎重对待,始终如一,由此可以修治家政,可以使上上下下的关系和睦,可以使姻亲之

12、间友好相处,而行动没有不和洽协调的了。易经上说:“长久地保持良好的德行,贞洁,那么妇人会吉利。”就是说的这些啊。5. 应勤励不息【原文】怠惰恣肆,身之殃也;勤励不息,身之德也。是故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农惰则五谷不获,士惰则学问不成,女惰则机杼空乏。古者后妃亲蚕,躬以率下;庶人之妻,皆衣其夫。效绩有制,愆则有辟。夫治丝执麻以供衣服,幂酒浆、具菹醢以供祭祀,女之职也。不勤其事以废其功,何以辞辟?夫早作晚休可以无忧,缕积不息可以成匹。戒之哉,毋荒宁!荒宁者,刿身之镰刃也。虽不见其锋,阴为其所戕矣。诗云:“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此怠惰之慝也。於乎!贫贱不怠惰者易,富贵不怠惰者难。当勉其难,毋

13、忽其易。【译文】松懈懒惰、放肆无忌,是身体的祸害;辛勤劳苦、自勉不已,是身体的福气。因此农夫勤于耕种,读书人勤于学习,女子勤于做女工。农夫懒惰,五谷就没有收获;读书人懒惰,学问就不会成功;女子懒惰,织机上就会空荡荡的。古时候王后王妃亲自养蚕,以行动作为其他妇人的榜样;平民之妻,都给自己的丈夫做衣服。做出了功绩有奖励的制度,有了过失则有法律来制裁。纺丝织麻用来供应做衣服,蒸酒、做腌菜、肉酱用来供祭祀时用,这些都是女子的职责。如果对这些事情不勤劳而荒废了自己的工作,怎么能逃避先王之法的惩治呢?早起劳作,夜晚歇息,可以没有松懈懒惰的忧虑;一缕一缕地不停地织,久了就可以成为一匹织物。要以此为戒啊,不要

14、荒废!如果荒废,就好比是刺伤身体的镰刀的刀刃,虽然不能够看见它的锋芒,但不知不觉中就被它伤害了。诗经上说:“妇人本来就没有公家的事情,怎么可以舍弃养蚕织布这样的分内的事呢?”这就是松懈懒惰的邪恶所在。啊!在贫贱的时候不松懈懒惰容易做到,在富贵时不松懈懒惰却难以做到。应不克服困难,同时又不忘记容易的时候。6. 要常存警戒之心【原文】妇人之德,莫大乎端已;端己之要,莫重乎警戒。居富贵也,而恒惧乎骄盈;居贫贱者,而恒惧乎放失;居安宁也,而恒惧乎患难。奉卮于手,若将倾焉;择地而旋,若将陷焉。故一念之微,独处之际,不可不慎。谓无有见乎,能隐于天乎?谓无有知乎,不欺于心乎?故肃然警惕,恒存乎矩度,湛然纯一

15、,不干于匪僻。举动之际,如对舅姑;闺房之间,如临师保。不惰于冥冥,不矫于昭昭,行之以诚,持之以久,隐显不贰,由是德宜于家族,行通于神明,而百福咸臻矣。夫念虑有常,动则无过;思患预防,所以远祸。不然,一息不戒,灾害攸萃,累德终身,悔何追矣!是故鉴古之失,吾则得焉;惕厉未形,吾何尤焉!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礼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此之谓也。【译文】妇人的品德,没有比端正自己更重要的了;端正自己的关键,没有比警惕、戒备更重要的了。处于富贵之时,要经常担心骄傲自满;处于贫贱之时,要经常担心放纵自己失去信心;处于安宁之时,要经常担心经历灾难。拿了酒器放在手里,担心好像要倒了

16、一样;选择了地方作为安身之所,担心好像地要塌陷一样。因此即使是一个念头那样很小的事情,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不能够不慎重。虽说没有人看见,能隐瞒得了上天吗?虽说没有人知道,不是欺骗了自己的良心吗?因此,必须是恭敬而怀警惕之心,常常记着规矩、法度;心境澄澈纯净,不去做不合礼节的事情。一举一动,就好像面对着丈夫的父母;在闺房里,就好像在女师保面前一样。不在幽暗处懒惰,不在明亮处矫情。按照诚的要求行动,长久坚持,无论在阴暗处或明亮处行动都一致,由此你的品德会使整个家族共享好处,你的行动会通达神明,而各种各样的福份自然会聚焦到你这里来了。警戒常存于思虑之中,行动就会没有过失;常常思虑预防灾祸的办法,就能够远离灾祸。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想法没有考虑、预防,灾害就会聚集,而且会终身连累你的德行,到时候即使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