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7728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长与导学案 学习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重点难点】 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知识链接】 1、题解: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2、,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3、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预习导学】1、 注音写字掳去( ) 震悚( ) 惶急( ) 疮疤( ) 诘问 ( ) 惧惮( ) 粗拙( ) 疏懒( ) 惊骇( )憎恶( )惧惮( ) 孤shung( ) p( ) 雳2、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 集 ,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

3、散文 。3、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 哪些略写?哪些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略写: 详写: 原因: 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合作探究】1、 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2、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文中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检测达标】重点研读 买山海经部分, 学生朗读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1)

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4)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5)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6)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延伸拓展】1、 课文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想象一 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请

5、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 200字左右的想象短文。 整体感知写了阿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查查、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后三件事详写;这三件事能突出中心,因为这三件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神秘莫测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童年作者的心,导致作者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淳朴、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合作探究1、文中抑笔较多,既然又“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当然不能用“妈妈”称呼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这样写显得亲切些。2、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了更好的刻画阿长这个人物,表达主题

6、(对阿长的敬意和怀念)。3、因为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没有人像阿长这么热心,这件事“别人不肯做”,“不能做”,而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对阿长崇敬和怀念;作用是点明中心。检测达标“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现了“我”对阿长轻视的心理。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表达作者对童年、阿长的怀念。文中最后一段文中写了关于阿长的几件事,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1称鲁迅“哥儿”,说明阿长有爱心 2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说明她无文化 3买来山海经说明她乐于助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