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913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系列12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列十二 出奇制胜,彰显个性靠“创新”,阅卷老师是如何就“有创新”评分的 1阅卷老师:我多希望批到有创新的文章! 在高考这个特殊的考场上,大多数考生都有求稳不求新的心理:文体上,选议论文求稳;结构上,求整齐严谨;构思上,来点现成的;材料上,多选自己用过的。这种求稳心理,导致考场上鲜见创新的文章,以致老师感叹:看到一篇有思想有创见的文章真难。请看福建一位阅卷老师的阅卷手记:,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是有思想有创见的作文。钱学森生前感叹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是说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这是有深刻原因的,其中应试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人思想上没有创见,人云亦云,注定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如果一个考生

2、在作文中能够表现出有思想、有创见,是肯定会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2考场“有创新”评分标准 作文是否达到有见解、构思新颖,具体表现为两条标准: (1)提出的观点不人云亦云,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有独到的看法、主张。 (2)构思新巧,分析推理方法有特色,运用材料有新鲜感,语言表达风格鲜明。,3考场上如何求新 (1)调整思路法。 有意识避开多数人容易采用的思考角度,选择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思考问题,另辟蹊径构思文章。 (2)反弹琵琶法。 运用逆向思考方式,从中形成有独特价值的观点,提出别人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和见解。,(3)表现创新法。 文章选用材料要注意给人新鲜感,避免题材撞车;表现手法要给人耳目

3、一新的感觉,还可以在谋篇布局上创新。如一篇时文给困难起名字,作者并不是从正面提出“我们面对困难不应害怕”这一观点,而是从“给困难起名字”的角度切入;困难的名字从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到四个字(分别为“你给困难起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叫作坎”“我给困难起了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叫作弹簧”,“他给困难起了一个三个字的名字,叫作绊脚石”“我们给困难起了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作小菜一碟”其实是用了四个比喻),故事的主角由你、我、他到我们,作者用一种新颖的形式,把四个并不新鲜的小故事组合成一个整体。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加上形式上的突破,使本来普普通通的“故事感悟”式的文章顿时显出新意来。,4在所选的文体上力求创

4、新。 构思新巧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之处。考生应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构思出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在这方面,记叙文得天独厚。其主要方法有:,蓄势突转法。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式,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 抑扬相生法。“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

5、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巧设悬念法。悬念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为了创设好的悬念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插入好多情节,紧紧攫取读者希望探得事情结果的心理。 其他较常用的还有“一线串珠”式、“蒙太奇”镜头组合法、双线结构这里不再叙述。 议论文虽说在创新方式上不如记叙文,但并非无能为力。它在立意求新、选材求鲜等方面也有施展“特才”之处。,如何使作文有创新 1立意求新 千古文章意为先,意为高,

6、思想的创新最有意义。使文章具有创新意识的常用手段有两种:,(1)反弹琵琶,杨柳新翻。例如,世人都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了使观点别具一格,可以说,两个、三个和尚也有水吃,还能吃得更好:可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爱岗敬业,争着去挑水;可以采用抽签或轮岗或值日的方式,使该挑水的挑水,该休息的休息;可以采用竞争或奖励的方式,谁挑得好就免挑一回,或干脆给他以物质奖励;也可以让他们合作,一人修一段竹槽,连起来从山上引下泉水;也可以让他们通过招商引资拉赞助,吃上自来水这就是用现代企业文化的理念来审视传统观点。,(2)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独特的感受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的

7、获得需要我们平时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广泛地占有资料并加以整合,独立地思考,想人之所未想。例如,说到曹操,许多人都骂他是奸雄。而经易中天的“品读”后,曹操的形象内涵变为了“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超越了古今学人的类型化定义,让人叹服。,2选材求新 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思想创新很不容易;有些传统观念,比如仁爱,你没法“翻新”。因此,有些东西,只要材料新,有新的故事、人物、景象等,也能打动人,给人新的启发。例如高考满分作文“潇洒”的毁灭:,潇洒是科学家刚刚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它以自信为手、臂,以追求为腿、脚,以诗书为腹,以智慧为头颅。有一天,因为人们夸赞了

8、它几句,它的各个部件便因骄傲而内讧。手、臂、腿、脚等都说自己的功劳大。它们争执不下,都想离开这个机器人。机器人被拆得稀里哗啦,潇洒四分五裂。第二天,科学家把那些丑陋的断腿残臂都扔进了垃圾箱里。 该文章采用寓言体,拿机器人部件的争功来说明“潇洒”必须有所依附才能存在,讲团结才有价值。 为此,在选材新颖上要关注:社会热点、亮点,体现生活变化的材料,翻新化用“旧材”。,3形式求新 有个性的文章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创意的、在视觉上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形式上的个性最容易出彩,许多成功的文章,即使思想、材料都不算新,但如果在文体、结构、语言、标题等方面有创意,也会吸引读者。例如作文给心灵做个广告: 快乐是一种

9、气体状态的情绪,使人飘飘然。痛苦是一种液体状态的情绪,使人流泪。昨天的快乐无法使今天更快乐,因易挥发;昨天的痛苦又能使今天更加痛苦,因易凝固。所以,你需要给心灵做个广告。因为友情可以将泪水化为温泉,可以将快乐压缩在心间。,该文段设喻新奇,人们都需要别人来共同分担忧愁,共享快乐,因而需要给心灵做广告。又如,有一篇写“中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的文章,作者分别写了:音乐课上七个音符的交响曲,美术课上赤橙黄绿青蓝紫,地理课上九州方圆,历史课上从奴隶到将军。语言幽默,形象生动。,4表达求新 写作的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表现为语言的个性化。因为语言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作者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好的内容只有通

10、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 (1)敢于突破,展现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可能有的考生有应试顾忌,怕自己的个性表述不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于是,想方设法找来社会上公认的范文,特别是历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来揣摩模仿。如果我们的作文“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可言,那么是很难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年轻人有锐气,应当敢想敢说,有个性地表达,亮出你的精彩。这样才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临时启用“非主流非常用词性”等方法,可以给人新颖之感。如下面的例子: 站在城市的邮筒旁,我们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孤单寄往何方。 筷子在手,五指微拢,轻轻夹起五千年的芬芳。 爱是荒废的灵魂与幸福的邂逅。 爱的宴席,是不能饮

11、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又如:可以采用“非常比喻”,这种喻体与本体之间跨度较大,关系很远的两种事物之间作比,产生新奇的效果。 阿谀是一种伪币,只有在虚荣心的领地才能流通。 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宁愿是一粒米。 噙泪的朝拜中,母亲的每一缕白发,都成了一段我最沉痛的经文。 劳动这永远需要擦掉重做的习题,永远地摆在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2)有血有肉,色彩缤纷。个性是语言的土壤,没有个性就没有风格,没有个性就没有力量。语言有了不同的个性,就会变得有血有肉,色彩缤纷。例如作文谦谦君子: 我们班谦谦君子有37人,窈窕淑女有11人,在这37人和11人之间有一条无形的“三八线”,要是哪

12、个男生敢私闯“禁区”,准会被男同胞挤眉弄眼,眨眼间炒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保证给你弄出一个比函数还复杂的关系式。 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敏感,往往叫人欲说还休。这篇文章以同学们熟知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令人回味无穷。,题目 (2014全国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

13、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创新合作成功 河南一考生 成功之花,扎根在竞争合作的土壤上。美玉只有立于创新思维的阳光中,才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题记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亦云:“团结力量大。”这里的变,指的是思维上的转变,即突破惯性模式;而团结,亦不仅仅是指与队友合作,更要与对手合作。,“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是在比赛,队员们却打破了习惯。两队在竞争中合作,双双通过独

14、木桥,实现了双赢。何乐而不为? 创新与合作促成个人的成功。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同学当成对手来看待。今天他比你多做出了几道题,多考了几分,明天你发奋要争这口气。这看似动力十足,实则“火药味”亦浓,心情不爽,倒不如把所谓的“竞争对手”看成朋友,在学习中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由此观之,为人处事,唯有打破思维定式,把对手看成朋友,才有可能获取更大的舞台。虽说“与人斗,其乐无穷”,然“与人合作,更是乐亦无穷”! 创新与合作推动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势必少不了这两个关键词。前几年,香港与珠三角搞“前店后厂”模式,在竞争中合作,互相弥补不足,扩大优势,迅速实现了现代化,成为我国对

15、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今年,电商风靡全国,一笔笔电子交易汇款呈几何式暴涨,相关的产业亦发展迅猛。百度、京东、腾讯、天猫等无一不在转变传统思维,在与对手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产业链条,实现了规模效应,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创新与合作同样促成国家的崛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兴起,东亚周边各国也有点沉不住气。于是习总书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论,即我们与周边及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大国崛起”与霸权相挂钩的思维观念,致力于和平崛起的新思想。因为我们与周边国家利益共生,息息相关,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是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新与合作乃个人、企业与国家成功的“双响炮”,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成功都不会是完美的成功,只有双管齐下,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2014全国新课标高考优秀作文),【旁批】_ _ 【简析】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