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6899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与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2、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三、课时安排 l课时四、课前准备 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

2、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

3、到很难闻的气味?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电脑画面提示)l、取一支蜡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2)(如图1)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差异(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 图1 图2(3)(如图2)将冷而干燥的小

4、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3、吹灭蜡烛,观察;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5、(拓展实验)(如图3)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 图3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现象和结论)。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总结六、板书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探究的方法二、氧气、二氧化碳的特性及应用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四、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

5、体探究七、效果检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八、教后反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反思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

6、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观察实验和做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已学的知识。做完实验的概括、小结等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便构成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本节教材着眼于实验,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它们。师生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进行。课堂上自己要活跃,学生才可能活跃,才最大可能地把学生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给他们一个充满乐趣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思考与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观察、并准确的描述现象。通过对学生的调控,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怎样上好探究课,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