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512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和染色体(第19课时)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二、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在花未开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过程, 从而避免了外来花粉粒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为 。 2.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 。因而对这些相对 性状进行研究,获得的实验结果也比较可靠。,自花受粉,纯合子,相对性状,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2.由 到 的研究方法,也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生物的性状时,孟德尔开始只对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在弄清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后,

2、再进行2对、3对,甚至更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研究。 3.应用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 个重要因素。 4.科学地设计了 。,单因子,多因子,统计学,实验程序,考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和F1的自交)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占 ,隐性性状的个体占 。,3/4,1/4,2.解释:,3.验证测交 (1)概念:让F1与 杂交,测定F1基因型及传递情况的方法。 (2)图解:,隐性纯合子,测交实验可验证孟德尔的 。F1是 ,F1形成配子时, 和隐性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

3、同的配子。,分离定律,杂合子,显性遗传因子,(3)原因:测交实验之所以能推知F1含有的遗传因子,以及遗传因子的传递规 律,最关键的是隐性亲本只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 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就反映了F1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二、分离定律的内容、实质和细胞学基础 1.内容: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 存在,不 相融合。 (2)在杂合子体内,成对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上。在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 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成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3.细胞学基础: 过程中,

4、的分离。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杂交育种:在作物育种时,往往从 开始选择。但要针对不同的性 状,分别加以考虑。 (1)对显性性状的选择:将杂种子一代连续自交种植,观察、选择,直到确认 不发生 的类型为止。 (2)对隐性性状的选择:将杂种子一代自交,得到F2,F2出现性状分离,从中选 出 的个体。因为隐性性状(纯合子)一旦出现,就能够 。 2.医学实践: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 和 做出科学的推断。,2.实质:,等位基因,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F2,性状分离,隐性性状,稳定遗传,基因型,发病概率,1.(2015江苏单科,4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

5、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 ) 2.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4.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5.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 6.遗传学实验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须是易于区分的。 ( ) 7.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 ),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雌雄配子中遗传因子随机结 合的基础。 ( ) 9.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 合子。 ( ) 10.分离定律中F1(Dd)产生的雌雄

6、配子的数目相等。 ( ) 1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 12.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的。 ( ) 13.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31,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 ) 14.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突破一 遗传学基本概念辨析 1.性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性状分离 (1)性状 含义: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控制者:核酸。 体现者:蛋白质。 体现方式 a.由蛋白质直接体现。 b.通过蛋白质(酶)控制代谢过程进而体现性状。,(2)相关概念理解 能表现出来的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如隐性纯合子

7、(dd)表现出来的 性状是隐性性状。 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 “两个相同”是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一个不同”是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同种生物) 的紫花和白花(花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1)等位基因 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 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形成时间:受精卵形成时。 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 (2)非等位基因 有两种存在类型:一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8、,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 律,如图中的A与C或c;二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不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与B或b。,3.几种交配类型的区分,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1)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 果。 (2)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 均表现为紫花。 (3)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 5.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呈现杂合子。,易混辨析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

9、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aa的 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 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 AA、AaAa、aaaa、AAAa、AAaa、Aaaa,且各种交配的机会均相 等。,1.纯合子、杂合子的比较与判断方法,2.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 性状为显性性状。,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 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

10、3/4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中的显隐性判断,若双亲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则为隐性遗传病;若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则 为显性遗传病。 (4)显隐性判断的杂交实验合理设计,即杂合子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例如:Aa、AaBB。纯合子内不含等位基 因。例如:AA、AAbb、aabb。 (2)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 法,若待测对象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 配,以产生较多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 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易混辨析 (1)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具一对等位基因)就可称为杂合子

11、,考向 结合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有关实验,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 1.(2015江苏盐城期中测试,10,2分)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 的是 (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合理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答案 B 成对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细胞进行减数分 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可见,基因分离定律 的

12、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B错。,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 ( )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性、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答案 B 鉴定某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采用自交、测交 的方法,其中自交是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说则一般用测交的方法。要 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进行杂交(样本足够多),有 两种情况可以做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

13、出现了 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许多 后代中都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不断地自交可以明显提高 生物品种的纯合度。测交的重要意义是可以鉴定F1的基因型。,突破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杂合子(如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2.基因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分析 (1)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如红花AA、白花aa,若杂合体Aa开粉红花, 则AAaa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 21,不再是31。 (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 生下

14、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 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是3白1黑。 (3)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导致比例改变 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21,而非正常的31, 则推断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是基因型为Aa的 杂合子。,某些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变化 a.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 能形成叶绿素,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b.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基因(皮肤畸形生 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

15、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 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体自交后代显隐=21。 c.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生物体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 配子的现象。 (4)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女、男)个体中表现型不同(从性遗传)。如 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杂合有角公羊(Hh)与杂合无角母羊(Hh)交配所生后代中雌、雄的性 状表现比例可能不同,公羊中有角无角=31,而母羊中有角无角=13。 (5)复等位基因: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A、 IB、i,组成六种基因型:IAIA、IAi、IBIB、IBi、IAIB、ii。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 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1.推断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一般方法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 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的概率计算 (1)两个基本定理 乘法定理: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