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6426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8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校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 2017 届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诗文阅读一、文言诗文阅读 (40(40 分分) ) (一)默写(一)默写(1 15 分)分)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皆叹惋。(桃花源记) 4树木丛生, 。 (观沧海) 5 ,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 -7 题(题(4 4 分)分) 望望 岳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姓名),他被后世称为

2、“ ”。(2 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 -10 题(题(9 分)分) 陈涉世家(节选)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司马迁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

3、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 (朝代)司马迁所著 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 记述 (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3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_ 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 (3 分)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D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1- -1313

4、题(题(1212 分)分) 诸葛亮传诸葛亮传( (节选节选)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 / 6 【注】管仲(前 719-前 645 年):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乐毅(生卒年 不详):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11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 分) (1)与“徐庶见先主”中“

5、见”意思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入朝见见威王 B见见渔人,乃大惊 C吾不得而见见之矣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 (2)与“将军宜枉驾顾之”中“顾”意思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 A顾顾野有卖场 B三顾顾臣于草庐之中 C王顾顾左右而言他 D人之立志,顾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2徐庶以“卧龙”喻指诸葛亮,意在表明 。这个说法与上文 “ ”相呼应。(4 分) 13依据上文中先主的表现,简析其性格特点。(4 分)_ 二、二、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4040 分)分) (一)(一)阅读下文,完成第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4- -1818 题(题(19 分)分) 对鞭炮爱好者来说,尽一切手段制造声响,是欢度节日

6、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中国, 放鞭炮迎新春的习俗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几乎成了辞旧迎 新必不可少的仪式。 鞭炮最早叫作“ ”,古人焚烧竹竿制造炸裂声,用来驱逐鬼魂、吓 跑怪兽,且声响越大效果越好。火药发明以后,竹竿就被取代了。现代人的迷信程度远远低 于古人,人们喜欢威力强大的鞭炮带来的巨大的声响,显然已经和驱鬼无关。 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一般来说,50 分贝以下的声音并不会让人感到 不适,但突破人类承受极限的声音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消 费类鞭炮的声音上限是 120 分贝。 但现实情况是, 声源处的鞭炮爆炸声常常能达到 150

7、分贝 以上。分贝是一个几何级增长的单位,150 分贝的声音并不是 50 分贝声音的 3 倍,而是一 百亿倍。医学证明,120 分贝的声音便足以致聋,而 150 分贝的声音是 120 分贝的一千倍。 因此,即使是喜欢燃放鞭炮的人,遇到身边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鞭炮巨响,也往往 难以保持欣赏的态度。 既然如此,为什么鞭炮爱好者还愿意付出高昂的花销,购买这种会让人大受惊吓的 玩意儿,并视之为必不可少的节日享受呢? 这与鞭炮爱好者的心理有关。他们在燃放鞭炮之前,虽然知道那是安全的,但在它 最终爆炸之前还是会心悬一线,点燃引线和鞭炮爆炸之间的等待期,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燃 放者因而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8、更会出现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生理反应。在等待鞭炮 爆炸时感受到的这种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处于有益范围之内。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良 性应激反应。 除了等待引线燃烧的时间,还得等待声音传播过来的时间。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 何追求听觉效果的鞭炮如此具有吸引力。 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很多, 这意味着等待的时 间加长了。 当鞭炮的威力加大, 引线通常会更长, 使得燃放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 也就是说, 鞭炮的噪声越大,燃放者的等待期就会越长,自然也就能收获更多的愉悦感了。 不过,燃放鞭炮者和围观者虽然不乏乐趣,不知情者却往往会受到惊吓。幼儿常被 巨大的爆炸声吓哭,狗甚至会患上噪声恐惧症。正是出于此原因,很

9、多国家都加强了对鞭炮 燃放的管理。 (选自陆碌碌作品,有删改) 14根据第段中的相关信息,横线上填入 最恰当。(2 分) A. 烟花 B鞭炮 C爆竹 D爆炸 15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 分) 16根据第段的内容,提炼出说明内容的要点。(8 分) 3 / 6 为什么 (1) ? (3) 这与 (2) 有关。 (4) 17第段中“此原因”指的是 。(3 分) 18为上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3 分) A鞭炮的由来与发展 B鞭炮声中辞旧岁 C鞭炮噪音的危害 D鞭炮受欢迎的原因 (二)(二)阅读下文,完成第阅读下文,完成第 1919- -2323 题(题(21 分)分) 我的善良与他人无关我的善

10、良与他人无关 孙道荣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老张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 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旅游的,可钱包却被人偷了,想向他借点零钱坐 车。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不假思索从口袋里掏出钱包, 地将几枚硬币 递了过去。年轻女人连声道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小家伙正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仿佛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道:“阿姨,你 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 年轻女人马上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小家伙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几十元纸钞也拿了出来,递给女人, 说:“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也给你吧。” 年

11、轻女人显然没想到,这个孩子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全都拿出来给她。“啊?”她 愣了一下, 还是 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 孩子还有点不放心, 对她说: “要是这钱不够买车票,我可以打电话让爸爸过来送钱,他的单位就在这附近。”年轻女人 赶忙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边说,一 边匆匆忙忙地抱着孩子离开了。 没钱去书店买书了,孩子便来到我们单位,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他爸爸听。老张赞许 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拿出几十元钱递给孩子,让他再去书店买书。 孩子一走,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一致觉得,那女人是个骗子,一位同事还语 气坚定地说,他经常看到有个抱孩子的女人在单位附近活动

12、。孩子被骗了,这一点大家意见 基本一致。 而争论的焦点是, 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大部分人的观点是, 必须告诉孩子真相, 以免他再次受骗。也有几个人认为,不要告诉孩子,否则,他的善心会受到伤害,今后可能 不会轻易地相信他人了。大家各执一词,似乎都有道理。 让我惊讶的是老张对孩子的态度,换作是我,准保要给这孩子好好地洗洗脑现 在的世道啊,善良的人最容易吃亏。 老张说,孩子一说事情的经过,他就预感到,那个女人可能是骗子,而他没有说穿, 是因为不想挫伤孩子的善心。 大家的表情说明他们跟我一样,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老张接着说:“这孩子从小只 要看到乞讨的人,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壮年人,都会停下来,将自己的零花

13、钱拿给人家。我也 曾告诉过他,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有的人却是好吃懒做,你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要 不要给钱,不然,你的爱心就可能被欺骗了。” 11“很显然,你的教育没有效果呀。”我插了一句嘴。 12“你知道这孩子说什么吗?他歪着脑袋反问:我怎么分得清呢?我帮助他们,是 因为我善良,与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13 老张感慨地说,孩子给他上了一课,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我希望他能保持这颗善心。 一个人的美德,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不需要回报,也无关他人的态度。 14 办公室里沉默了。(有改动) 4 / 6 19根据上下文,在第段和第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两人的动作表现出不同特 点。(2

14、 分) (1)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不假思索从口袋里掏出钱包, 地将几 枚硬币递了过去。 (2) “啊! ” 她愣了一下, 还是 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 20.第段写到“孩子便来到单位,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他爸爸听”。这个孩子会怎么说呢? 请以孩子为第一人称,运用关联词“于是”或“就”,进行简要地概述。(4 分) 21办公室里,“大家一致觉得那个女人是个骗子”,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1) ;(2) 。(6 分) 22阅读第段,完成题目。(5 分) (1)请把画线句改写为陈述句。 (2 分) (2)关于画线句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句话显示出孩子表明自己的优点时自信、乐观

15、的精神风貌 B这句话的含义是助人者的善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与受助者无关 C这句话是孩子给父亲上的课,同时改变了办公室同事们的教育方式 D这句话也是孩子给骗子上的课,教育他们要珍惜别人的善心 23联系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4 分) 三、综合运用(三、综合运用(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2424- -2626 题(题(1010 分)分) 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 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有三:一是语言人性化。新式标示语的话语态度更加温和,少 了一些命令,多了一些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二是语言文学化。新式标示 语有的是由古诗词改编而来,文学性相当浓厚;有的虽是原创,但也富有诗意,或讲究押韵, 或对仗工整,颇具感召力。三是语言生活化。新式标示语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 些还是电视、报纸或者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有些甚至是流行语。 你见过下面这些交通标示语吗? 爸爸,我们在这过马路 严禁酒后驾车 亲,你交通违法了,罚款+差评 十次肇事九次快,摩托车族当自爱 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