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职单招语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6420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职单招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高职单招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高职单招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高职单招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高职单招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职单招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职单招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适应性练习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士之耽兮, 。(诗经氓)(2)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3)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7)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8)多情应笑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0)门人弟子填其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2、(15分)赤壁赋苏轼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

3、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下列各组中,对加点字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B. 东望武昌 东:在东边的C. 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把作

4、为伴侣 D. 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最终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叙写主客饮酒、对话,但其内容重在抒情议论,反映了主客由乐到悲、由悲转喜的感情变化过程。B.船行江上,主客由三国时期的赤壁生发出宇宙永恒、人生苦短的喟叹,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C.选文采用了独特的主客问答的表达方式,作者将自己的思想矛盾设置成两个层面,生动表现了内心的冲突。D.作者在行文中既写出了游览山水的乐趣,又抒发了对沧桑变化的感怀,从中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4下列对选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5、之无尽藏也B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3分)译文: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3分)译文: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10分)金陵后观棋钱谦益寂寞枯秤响泬寥,案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横见六朝。 【注】钱谦益:东林党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泬寥:空旷清朗。6.“寂寞枯秤响泬寥

6、”一句的“响”字用得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答: 7.本诗处处与“棋”有关却又处处暗含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10分)高考结束了之后 杨照 高考结束了,有人考得好,有人没考好,但不管如何,都考完了,也都应该认真面对这样的问题:考完了的日子,会和考前不一样吗?19岁到22岁这个年纪的本科生,再加上22岁到26岁的硕士研究生,处在一种特殊的人生阶段。他们其实还很年轻,客观上还没有经历过多少事,还没有看透多深的世界,然而在主观上,他们应该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老成。假的、装扮出来的老成。一方面是因为读了很多书,感染了书中的种种情绪。大学生

7、读书,不管读的是怎样的书,都是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情绪里。所以他们格外会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另一方面是这个年龄的人,往往真正开始尝到挫折的滋味。所有刚开始、第一次的经验,尤其是失败、痛苦、折磨,总是会带来最强烈的苍凉无常悲怆,在悲怆中辗转反侧,从而永远记得辗转反侧的无奈。他们其实不太沧桑,可是却自觉地有许多沧桑的姿态。从高中到大学,最重要的,也就是如何进入这种新鲜且复杂的多重情绪中,学会用不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对于愿意认真看待这份选择、决定权利的年轻人,有两项提醒供大家参考:第一,是无论如何不要再为了什么“非常事业”而牺牲日常琐碎生活上的乐趣。“先忍着,考上大学再说。”这种话,

8、你应该已经听了许多年,听到都要厌烦了吧?现在考完了,可能也考上了,但别高兴,“再说”经常真的就只是“再说”。即使上了大学,即使将来大学毕了业、念完了研究生,你身边永远都会有一些魔鬼般的大道理,引诱人把生活的灵魂卖给它们。它们会教人为了什么或神圣或世俗的理由,“暂时”牺牲当下的生活意义,拼命地只为那个超级目标努力。除非你自觉地选择彻底离开这种延宕生活的态度。因而我的第二项提醒是:生活的乐趣的确需要很多物质条件的配合,你可能太穷、你可能太忙、你可能太喜欢工作,而无从去细心料理生活。甚至生活就被无穷的压力代换掉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无论在如何悲惨的环境中,会完全失去在生活里创造新感觉、新乐趣的主动权。

9、生活正就是因为琐碎、混乱,所以充满了罅缝,充满了个人精力可以发挥改造的空间。到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最要紧的,是如何透过学习让生活变得多元丰富,而不是让学习绑架了生活,更不应该愈学却使自己愈活愈单调、愈活愈无聊。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年轻人到了大学、研究生这个年龄段虽涉世不深,但是内心却很希望能够“老成”。 B. 大学生受到书中情绪的感染,并开始品尝到人生中挫折感,开始变得真正“老成”。 C. 高中到大学,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生活的心态,学会面对新鲜而复杂的多重情绪。 D. 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在于学习知识,更要透过学习面对多元

10、的生活,学会生活。9作者向珍视选择权和决定权的年轻人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分)答: 10请简要分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答: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20分)清 明阎耀明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六根叔的时候,全村人都惊得说不出话。谁也没有想到老实巴交的六根叔能上电视,还挺坦然地说了几句话。麻主任反剪着手气哼哼地来到六根叔家,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你儿子的小工程队挣钱了是不是?看你能的!那1000块钱咋说捐就捐了?一把年纪的人了,做事情咋不动动脑?六根叔很难为情地看着麻主任,说,那不是赶上给希望工程捐款了嘛。人家城里人都捐了,我刚刚要下一笔工程款,手上正好有钱行了行了!麻主任不耐烦

11、地说,咱村的希望工程你也该做贡献了。麻主任走了,脚下踢起一线土尘。六根叔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城里给希望工程捐了1000块钱居然惹出了麻烦,麻主任居然这么动肝火。愣了好一阵,六根叔才回过神儿来。他拿上东西,去给六根婶上坟。清明了,六根叔该去后山六根婶的坟前坐一坐了。从后山回来,还没进院,六根叔就看见门前站着孙寡妇和她的儿子。孙寡妇的脸苦得像一根蔫黄瓜,声音带着哭腔。六根叔哇,我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你看这孩子没有爸,我家条件不好,已经上不起学了。六根叔明白了,孙寡妇来是麻主任的主意。他正要解释,孙寡妇拉过儿子,说,快叫六根爷爷。小孩子嘴里叫着,还一下一下地给六根叔鞠躬。六根叔只好拿

12、出100块钱,塞给了孙寡妇。没多久,曹二也来了,为即将失学的孩子要去了100块钱。六根叔忍不住骂起来。该死的麻主任吗,这不是坑我吗?为了防止再有人来要钱,六根叔出了门。天阴着,云像一床厚厚的棉被,把天空罩得严严实实。六根叔的心里也闷闷的。在六根婶的坟前坐着的时候,六根叔把自己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说了。六根婶在世时心眼儿特别好,常常帮助别人。六根叔觉得要是六根婶活着,也一定会支持自己这么做的。给希望工程捐款,是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是好事。做好事,麻主任为什么还不高兴呢?六根叔一边走路一边想,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空气潮呼呼的,不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雨丝。六根叔就想起了儿子上学时背过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

13、纷六根叔就发出了一声叹。雨丝很细,也很密,无声无息地落下来。六根叔并没有感觉出雨是怎样落在头上、肩上的,衣服却不知不觉地湿了,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村街上没有人,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六根叔在孤独地走着,脚步声嚓嚓地响。雨越下越密了。六根叔决定回家。走到家门口的六根叔很快就僵住了,呆呆地站着不会动弹。一群村人站在门口,每一个人的腋下都藏着一个小孩子,眨着眼睛,看着愣愣的六根叔。还没等六根叔明白怎么回事,小孩子们都跑了出来,齐刷刷地给六根叔鞠躬,脆脆地喊:六根爷爷!六根叔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六根叔不经意出现在电视上坦然讲了几句话,既交代了故事的由头,又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B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心理等描写,展现了当下有些农村的人际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