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194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1.2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 一词多义,考点二 古今异义,考点三 词类活用,考 点,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二节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四 通假字,考点一 一词多义,典 例,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这些义项之间往往有比喻、引申、假借等关系。,【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典 例,考点一 一词多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D项“参”此处的意思是“检查,审查”,可结合前句“未审”的意思理解。,典 例,解析,答案,D,考点一 一词多义,【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

2、是汝南征羌人。升迁为光禄勋主事。这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拿着大家的意见去拜访陈蕃,陈蕃却不接见他。范滂心中觉得很遗憾,打算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相待人才的非议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不久又被太尉黄琼举荐。这时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有关部门举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二千石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就疑心他公报私仇。范滂回答说:“我举奏的人,都是贪污刻薄残暴的奸贼,是害人之人,难道我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典 例,考点一 一词多义,玷污国事吗?因为碰上规定的

3、时间太急促了,所以我先举奏最紧要的,那些来不及调查清楚的,以后再慢慢审清吧。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二心,甘愿受绞刑。”审问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大局,于是又辞官而去。,典 例,考点一 一词多义,思维建模,考点一 一词多义,知识储备,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 2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本”的“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3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

4、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 4词的假借义,因通假而产生的临时意义。“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考点一 一词多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跟踪训练,考点一 一词多义,此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B项“丧”的义项有“丧失、逃亡、悲伤、死亡”等,而在这个语句中最恰当的解释应为“(因战争而)逃亡”。,跟踪训练,解析,答案,B,考点一 一词多义,【参考译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孤,

5、因此而知名。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被葛荣俘获。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任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跟踪训练,考点一 一词多义,考点二 古今异义,典 例,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其意义与现代汉语有了差异,具体体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方面。,典 例,考点二 古今异义,典 例,考点二 古今异义,此题考查古今异义词。A项“所以”表原因,不表方法;注意现代汉语表结果。B项“于是”,在这方面;注意现代

6、汉语连词,表顺承。C项“妻子”,老婆孩子;注意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节的词。D项“果然”,果真这样,与现代汉语相同。,典 例,解析,答案,A,考点二 古今异义,【参考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

7、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典 例,考点二 古今异义,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

8、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典 例,考点二 古今异义,思维建模,考点二 古今异义,知识储备,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

9、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考点二 古今异义,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知识储备,考点二 古今异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跟踪训练,考点二 古今异义,A项“交通”接壤,连接。在这句话中是两个单音节词,而且古今意思不相同。,跟踪训练,解析,答案,A,考点二 古今异义,【参考译文】 吴王夫差要讨伐齐国,伍子胥说:“不行。齐国与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即使我们得

10、到齐国的土地也不能与齐人相处,得到齐国的百姓也不能役使。而吴国与越国接壤,道路相连,习俗一致,言语相通。我们得到越国的土地就能够与越人相处,得到越国的百姓能够役使。越国对于我国也是如此。吴国与越国势不两立,越国对于吴国如同心腹之疾,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处于体内。而齐国对于吴国只是疥癣之疾,不愁治不好,况且也没什么妨害。如今舍弃越国而去讨伐齐国,这就像是担心虎患却去猎杀野猪一样,虽然打胜,但也不能除去后患。”太宰嚭说:“不能听信伍子胥的话。君王您的命令之所以,跟踪训练,考点二 古今异义,在中原行不通,是因为齐、晋两国的原因。君主如果进攻齐国并战胜它,然后移兵直压晋国边境,晋国一定

11、会俯首听命。这是君王一举而收服两个国家啊!这样,君王的命令一定会在中原各国得到推行。”夫差认为太宰嚭说得对,不听从伍子胥的话,而采用了太宰嚭的计谋。,跟踪训练,考点二 古今异义,考点三 词类活用,典 例,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典 例,考点三 词类活用,A项“壁”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建营垒,安营扎寨。其余也有活用现象,解释都正确。,典 例,解析,答案,A,考点三 词类活用,【参考译文】 李光颜,字光远。葛旃小时候把骑射技术教给他,常常赞叹他的天资敏捷矫健,自己赶不上他

12、。元和九年讨伐蔡州,李光颜以陈州刺史的身份充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刚刚过了一个月,就被提升为本军节度使,皇帝诏令用他的部队独当一面,李光颜便在溵水边构筑营垒。第二年,在时曲大败敌军。起初,敌军凌晨逼近李光颜的军营列阵,部队不能冲出去,李光颜就毁掉营垒的栅栏,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军之中,往返多次,敌人认识光颜了,弓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地射往他的身上。他的儿子拉住他的马缰绳劝他不要深入敌阵,李光颜拔出大刀叱退他,于是士卒争相奋战,敌军才溃败了。在这时候,各路藩镇的部队驻兵包围蔡州十多处,都互相观望不肯向前,只有李光颜先打败敌军。,典 例,考点三 词类活用,思维建模,考点三 词类活用,知识储备,古代汉语中

13、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2动词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副词)。,考点三 词类活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跟踪训练,考点三 词类活用,此题考查词类活用。A项“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交好;B项“事”,名词活用为动词,侍奉;C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D项“省”,动词,探望,拜访。,跟踪训练,解析,答案,C,考点三 词类活用,【参考译文】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

14、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跟踪训练,考点三 词类活用,考点四 通假字,典 例,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

15、替本字。,典 例,考点四 通假字,此题考查通假字。A、B、D三项解释都正确。C项“傅”可以理解为通“附”,但解释错误,应为“附有”“带有”的意思。,典 例,解析,答案,C,考点四 通假字,【参考译文】 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獠牙和爪子

16、,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做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典 例,考点四 通假字,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最大的才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典 例,考点四 通假字,思维建模,考点四 通假字,知识储备,“案”通“按”,审察,察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颁”通“斑”,头发花白。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暴”通“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倍”通“背”,背叛,忘记。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弊”通“敝”,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宾”通“傧”,迎接客人的人。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考点四 通假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跟踪训练,考点四 通假字,A项“偪”在此处应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