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183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政治,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单元,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三单元,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识记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的意义。【重点、难点】 3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难点】,1文学艺术 (1)作用:反映人们的_、展示人们的_,展现中华民族的_。 (2)特点:历史_、内涵_、风格_。 (3)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精神生活,精神世界,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辉煌而悠久,丰富而绚丽,鲜明而独特,2科

2、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_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_。 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和_的特点。 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_,是中华民族_、_的生动体现。,文明程度,世界的前列,实用性,整体性,结晶,生命力,创造力,1成因 (1)我国幅员辽阔。 (2)各地_千差万别,_不同。 (3)受_、_等因素的影响。 2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_和_的特征。,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理,水乡文化,边陲山寨文化,3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_、_

3、、_,既_,又_。,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1中华各民族文化 (1)特性:既有_的共性,又有各自的_。 (2)地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_,都是中华民族的_。 (3)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_、_,共同熔铸了灿烂的_。 (4)意义: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_和_,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_和强大的_。,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民族特性,瑰宝,骄傲,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文化底蕴,民族凝聚力,2包容性 (1)内容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_。 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_、_其他民族文化的_。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_的关系中交流,

4、增强对_的认同和对_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_、_和_之中,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_。,和睦相处,吸收,借鉴,积极成分,和睦,自身文化,其他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意味着容纳一切外来文化吗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主要的是得益于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2)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外来文化既有积极的

5、、有益的、健康的优秀成果,又有一些文化的糟粕,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对落后和腐朽文化则应自觉予以抵制。 (4)认为包容就是完全容纳一切外来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1教材P66“探究问题” 提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了近代社会的到来。,2教材P68“探究问题” 提示: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瓷器是我国重要的文物,是中国人民的独特创造。中国闻名

6、于世界,瓷器在其中起了极重要的作用。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原意是瓷器。瓷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明。从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来看,它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3教材P69“探究问题” 提示:(1)说明吴越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4教材P70“探究问题” 提示:(1)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活,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花鼓舞,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节奏鲜明、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

7、度技巧;壮族的板鞋舞,表现力丰富,舞者们借助道具敲打和音乐伴奏,跳出协调一致的优美舞姿。,(2)蒙古族乐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头琴,代表曲目马头琴。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维吾尔族的古老乐器是弹布尔,主要曲目为乌扎勒。哈萨克族著名的玛依拉、我的花儿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征,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一方面,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另一方面,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015福建卷)燕赵多慷慨悲歌

8、之士,吴楚多放荡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解析 材料当中“燕赵”、“吴楚”、“北人”、“江南”,各个区域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色。 答案 B,(2015山东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

9、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相关知识,A选项错误,科学技术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B材料没有体现包容性,C与题意无关。,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 (1)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联系。同一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区域,这样同一民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区域文化,比如同是汉族的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 (2)不同民族可以生活在同一区域内,这样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就会呈现出共同的区域性特征,比如滇黔文化就是由若干不同的民族文化组成的。,(2015广东卷

10、)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决定文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同一事物方言的不同,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

11、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涉及洗澡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故排除。 答案 C,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藏族人民群众的作品格萨尔王传口头流传近千年,体现了;兼收并蓄是

12、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认同,不选;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党和政府进行抢救和整理是因为格萨尔王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符合题意。,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4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中华各民族的

13、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答案 A,解析 A项是从形成原因角度表述的,体现了区域不同,文化特征不同;B项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精深”;C项是题目的一种具体表现,没有全面概括题目主旨;D项本身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渐趋融

14、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回答23题。,2两幅图片中的民居建筑不同,表现出我国文化具有( ) A区域特征 B融合特征 C民族特征 D历史特征 答案 A 解析 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江南水乡和陕北窑洞的区域文化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3造成我国文化具有区域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自然条件差别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历史、地理因素影响 民族的差异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正确,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民族的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题意无关。,4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流派。岭南文化独特的文化流派的形成过程表明( ) A岭南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同一 C岭南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