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106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13.3《光的干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2知道决定干涉条纹间距的条件,认识出现亮条纹和 暗条纹的位置特点。,本节主要讲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重点是后者。注意回顾和应用机械波干涉的相关知识,分析光屏上明暗条纹的分布规律。这种分析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因为干涉现象的本质是波的叠加。同时可以使学生对于干涉现象的物理过程有更具体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 光的干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对干涉现象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实验,因此,成功地做好用氢氖激光器演示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是学生正确理解本节知识的关键。,根据图片思考问题,1两列机械波(如声波、水波)发生干涉

2、的条件是什么?,2如何获得两列相干的机械波?,3两列波干涉时,振动最强的点和振动最弱的点条件是什么?,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 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一、杨氏干涉实验,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思考1:如果我们先假设光是一种波,那么按照我们所学的波动知识,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频率相同),思考2: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相干光频率相同的光呢?,一、杨氏干涉实验,巧妙解决了相干光问题,实验装置,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出现亮暗相间条纹。,思考3:为什么有的地方亮一些有些地方暗一些?请用我们所学的波

3、动知识来解释。,叠加(振动)加强的地方出现亮条纹,振动减弱的地方出现暗条纹。,实验演示:,P1,P,P1S2P1S1= d,光程差,P2,讨论:亮纹和暗纹为什么相间(依次出现)呢?,光程差d=0,S1、S2步调一致,该点振动加强。(亮),S1,S2,P1S1,P1S2,d,d =/2,光程差d= /2 ,S1、S2在P1处步调相反,该点振动减弱。(暗),S1,S2,P1S1,P1S2,d,d =,光程差d= ,S1、S2在P2处步调一致,该点振动加强。(亮),1光屏上出现等宽度、等间距的明暗条纹。,2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区域振动最强,即出现明条纹。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区域振动最弱,即出现暗

4、条纹。,实验现象:,光程差:,n=0、1、2、3,暗纹,n=0、1、2、3,亮纹,二、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P,思考1:下图中P点为明条纹还是暗条纹?,P1,思考2:设单色光的波长为,若P1为靠近中央最近的明条纹,则:P1S2P1S1=?,Q1,思考3:若Q1为PP1的中点,则Q1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Q1S2Q1S1=?,Q2,S1,S2,S,由于l远大于d,l远大于x。,明纹,暗纹,(其中K=0,1,2,3),1.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第二亮条纹,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重做实验,其他条件不变时,则第二亮条纹的位置 ( ) A仍在P处 B在P点的上方 C在P点的下方 D将不存在亮条纹,C,2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 n=0 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条狭缝,如果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透明玻璃片遮盖下方的缝隙,则中央亮条纹将( ) A向上移动 B不动 C向下移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有可能向下移动,C,1杨氏干涉实验,干涉图样的特点,光的干涉条件: 相干光,亮纹:光程差 = k 暗纹:光程差 =(2k+1)/2,2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