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6008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办法(试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秩序,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一、工作时间管理规定(一工时制度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和劳动部关于对企业部分工作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我公司各工种、各岗位职工的工时制度和工时计算周期按*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二加班、加点工时管理各单位应按法定工作时间的规定和各工种、岗位的工时制度,规范职工加班、加点的工时计算,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加班:1、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岗位,非法定节假日、非公休日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工作,如在同一周

2、内累计工作时间没有超过法定工作时间(40小时的不计加班。(本办法中“法定节假日”指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下同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非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时间按工时计算周期累计,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工时按延长工作时间工作计作加班,不得以具体日来计算休息日或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的加班。3、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非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不计加班。4、职工在非生产性外出公差、培训学习期间遇公休日视为在出差、培训学习地安排休息,不得计作加班。职工外出从事生产性工作,确需加班加点工作的,可按管理权限批准安排加班。5、职工因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没有完成劳动定额任务或因工作

3、质量不合格返工而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的,对其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计加班。其中,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并予以公布。6、没有制定具体劳动定额的岗位的职工,在工作日安排本岗位职责的工作或因工作质量不合格返工而延长工作的工作时间不计加班。因临时性安排需要及时完成的工作确需加班的,可按管理权限批准安排加班。7、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从事非本单位支付劳动(劳务报酬的工作,对其工作时间不计加班。8、对于工作时间不足法定工时的职工,单位可另行安排其他工作,其没有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工时不计加班。(三加班补休、加班工资支付管理各单位因生产、工作需要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工作

4、,应按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安排职工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1、法定节假日安排职工工作和工作日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补休替代。2、休息日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在当月安排补休;不能在当月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不得跨月累积作欠休使用。如单位有安排职工补休,职工没有按规定及时补休,视为自动放弃补休权利,不得计作欠休或要求支付加班工资。3、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按职工本人岗位工资、年功津贴、技术等级津贴之和的标准确定。加班工资应在职工加班当月的工资支付周期内支付,并在工资支付清单列明加班工资项目和金额。4、单独下达工资总额(人工成本使

5、用计划和实行费用承包的单位,职工的加班工资由本单位在下达的工资总额(人工成本或费用计划额度内安排使用。管理部室以及没有单独下达工资总额(人工成本使用计划的单位,职工的加班工资由各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在本部门(单位人员的当月考核薪酬额度内调整安排,报人力资源部核发。不另安排支付加班工资的费用。(四职工加班审批管理1、二级单位职工:(1非领导岗位职工的生产性加班,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生产作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订审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2非领导岗位职工的非生产性加班,由二级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安排;(3二级单位下属单位(部门领导的加班,由二级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安排。2、管理部室及其挂靠管理单

6、位职工:管理部室及其挂靠管理单位职工的加班由本部室主管领导批准安排,报备人力资源部。3、二级单位、管理部室领导:二级单位、管理部室领导的加班由主管领导批准安排,报备人力资源部。4、安排职工加班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其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职工调出本单位(部门或退休,应及时结清加班补休和加班工资,不得跨单位(部门转移。5、各单位(部门应严格按照权限审批加班,凡未按管理权限批准,擅自以加班名义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的,对主管领导及当事人按违反劳动纪律处理。二、职工休假管理规定1、职工休假的条件及假期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符合规定的职工享受的以下休假管理规定如下:(1法定节假日休假

7、:休假时间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2带薪年休假:休假条件及休假时间按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实行。年休假由各单位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安排职工休假时间;职工如要自行安排休假时间,须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必须在本年度安排使用完毕,不得跨年度累计使用或转作欠休使用。(3丧假: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给予3天丧假。职工配偶父母死亡,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可给予3天以内丧假。丧假在职工办理丧事期间给假。(4婚假:职工本人结婚可享受婚假3天,晚婚者(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增加10天。婚假在职工领取结婚证后的六个月内给假。职工休婚假由本人提出申请,

8、经本单位(部门批准安排休假。(5产假:女职工生育、产假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实行晚育者(24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增加产假15天;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者增加产假35天。产假由单位根据职工生育时间安排休假。(6看护假: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在女方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职工的配偶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的,看护假1天;施行结扎手术的,看护假3天;经批准施行引产手术的,看护假5天;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看护假10天。职工休看护假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安排休假。2、有关职工休假的几项具体规定:(1婚假、丧假、产假

9、、看护假的假期原则上应一次性连续安排,假期内遇公休假日的,均不另加假期天数。婚假、丧假、看护假的假期内遇法定节假日的,相应增加假期天数;产假的假期内遇法定节假日的不另加假期天数。(2各种休假的假期应在规定的给假期限内使用,不得跨期限累计使用或转作欠休使用。职工因本人未在给假期限内提出休假申请或未按单位安排、批准的休假时间休假的,视为自动放弃休假权利,不得另行安排或要求补休假期或给予经济补偿。(3职工休年休假、婚假、丧假、看护假期间,按本人岗位工资、年功津贴、技术等级津贴之和的标准,按日计算支付假期工资;职工休产 假期间按本人岗位工资、年功津贴、技术等级津贴之和的标准以及本单位 (部门)同岗位职

10、工生产经营奖金或绩效考核奖(不包括按个人绩效考核 计发的业务发展奖等专项奖金)的平均标准支付假期工资。 (4)二级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生产作业组织的实际情 况,制订本单位安排,批准职工休假的具体实施办法; 管理部室及其挂靠管理单位的职工由本部室主管领导安排、批准休 假; 各级领导的休假纳入本单位职工休假计划中统筹安排。属公司领导 干部离岗报告和请假制度 规范的人员, 同时应按照该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职工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自行休假,或不具备休假条件弄虚 作假骗取休假的,其休假时间以旷工论处,并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解除劳 动合同。 3、其它属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休假按相应法律、法规

11、的规定执行。 三、职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日常管理 1、各二级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 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考核办法。管理部室及其挂靠管理 单位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日常管理工作由本部室主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 管理。 2、规范加班工资、假期工资的使用和支付管理。各单位(部门)应 统筹安排好职工加班工资使用计划,加班工资应按前置于奖金支付的顺序 安排,不得将加班工资列作奖金、津贴等项目支付。管理部室支付职工加 6 班工资应在当月五日前将本部室人员考核薪酬调整支付额报人力资源部; 安排职工休假的,应根据职工当月休假时间核计本人假期工资及应核减奖 金额,于下月五

12、日前报人力资源部;未按规定核计及报审假期工资及应核 减奖金额造成多支薪酬的,经核实按应扣减额予以补扣当事人当月薪酬, 并按应扣减额考核扣罚主管领导及经办人等额奖金。 3、各单位(部门)职工休假应纳入本单位(部门)劳动组织日常管 理均衡安排,各单位(部门)应通过岗位业务互通互补,解决好职工休假 与工作安排的关系, 职工加班补休或休假, 应在事前安排好本岗位的工作, 不能因补休或休假影响本单位(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 4、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本单位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纳入人 力资源日常工作实施管理。各二级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定期(每月) 对本单位职工的工时和休息,休假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属下单

13、位按期清理 职工加班工时和休假。人力资源部对各二级单位以及管理部室职工工时、 休假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协调、指导各单位实施本办法。 四、附则 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在岗职工和聘用工。 2、各单位经劳务派谴组织输入使用的劳务用工的工作时间参照本办 法管理,各种法定休假按劳务派遣关系参照本单位职工休假办法管理。女 工休产假期间只按属地生育保险待遇给付标准由劳务派谴组织计发休假 期间的工资,休其他带薪假期间只按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 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按日由劳务派谴组织计发休假期间的工 资。 7 3、各单位返聘的退休、内退人员不适用本办法,可按聘用协议的约 定安排工作时间和支付劳务报酬。 4、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在试行期间遇法律法规有新规定或经 批准调整工时制度的情形时,由对本办法相关内容进行调整修改。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