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003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选修4 (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讲 古代东西方的的政治家与思想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六国 条件: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策略得当。 结果: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创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 郡县制 ,颁布秦律。 文化上:统一文字,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 经济上:统一货币、 度量衡 。 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军事上:征服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评价 千古一帝:统一全国,建立起大一统的中

2、央集权王朝。 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穷奢极欲地大兴土木,导致民怨沸腾; 焚书坑儒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秦因暴政而亡:陈胜、吴广等起兵反秦,秦朝灭亡。,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功绩 东征西讨,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奠定唐朝基业。 政治上: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 ,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进一步发展。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实行 开放的对外政策 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局面。 (2)过失:贞观后期,渐趋奢靡。 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帝 (1)巩固统一国家 智除鳌拜,总揽朝政大权。 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收复台湾 ,巩固东南海防

3、,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三征噶尔丹,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 (2)维护国家主权 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 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二、古代东西方先哲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生平及地位: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最后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 克己复礼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提倡“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君子

4、”。 (3)历史贡献 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文化上: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 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影响: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想 理想国 。 (2)教育成就:建立柏拉图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3)影响: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他的哲学著作成为

5、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3.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学求成就 哲学: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 逻辑学:创立三段论。 伦理学:提倡“中庸之道”。 (2)贡献:建立了多个学科的体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角度:评价康熙帝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年)台湾知府沈起元分条陈述台湾事务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

6、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摘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问题】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答案】 (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

7、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唐太宗与康熙帝比较 1.相同 (1)二者都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西北,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二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册封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不同 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康熙帝既面临国

8、内民族矛盾,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 古代东西方先哲,角度1:孔子 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的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摘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问题】 材料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答案】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

9、秩序。,角度2: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材料 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经说过,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当亚里士多德遭到同学的攻击时,柏拉图总是出面解围,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 摘编自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学园的特点。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答案】 特点:采用对话式教学,师生在轻松气氛中自由讨论问题;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重视自然科学等。 态度:柏

10、拉图看重亚里士多德;了解他的特点,给予保护和宽容,同时进行正确引导。,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孔子思想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

11、 (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第一层次(修筑长城层面):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灭亡。 第二层次(实行统治层面):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2.(2015福建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囯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

12、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利)。 (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3.(2012江苏高考)

13、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摘自(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摘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