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6000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鲁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气,候,科技,环境人口容量,考点一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知 识 整 合,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_纬度近海_地带。 人口密集区 亚洲_部和_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北部。,中低,平原,东,南,(2)我国人口分布 分布不平衡 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地区多,_地区少;经济_和_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_族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少。 人口分布界线 以_为界,东多西少。,高原、山地,发达,交通便利,黑河腾冲,汉,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水源,生产力,深 度 解 读 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 影响人

2、口分布的因素 1.(2012上海地理,1920)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1)(2)题。,(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气温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审题突破】 从图中获取与解读信息,石油、天然气,低,密集,答案 (1)C (2)B,命题角度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2.2012四川文综,36(4),6分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

3、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题干要求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解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影响上述因素的信息,如该岛地处纬度较低的热带;该岛位置决定其为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结合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分析该岛的地形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南部与北部比较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优越性。 答案 原因: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考点二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4、,知 识 整 合,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人们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2.环境人口容量 (1)制约因素:_、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及环境变化趋势等。 (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_左右。,资源丰富程度,100亿,【特别提示】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都通过影响资源供应能力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如下图所示:,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_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

5、国家或地区的人口_和人口_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谋求途径:尊重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思维拓展】 我国的资源调配工程对调入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利影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调入区的资源紧缺状况,有利于缓解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最适宜,战略,政策,人地协调,深 度 解 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 自然资源与人口容量 1.(2013上海地理,1314)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6、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回答(1)(2)题。,(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B. C. D.,(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B. C. D.,解析 第(1)题,考查人口容量的计算。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

7、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所以选择D项。第(2)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所以选择C项。 答案 (1)D (2)C,命题角度二 自然环境与环境承载力 2.2011北京文综,36(4),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 解析 绿洲分布特点直接从图中读出;本区域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导致环境承载力低。 答案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