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9776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冲刺 阅读与鉴赏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点训练二 文言文翻译,第1章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如何将得分点翻译到位?,对点规范练,内容索引,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真题例示,(2015山东,13)原文见学生用书P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解析 按照翻译句子的思路,可根据分值找出各句的可能的赋分点,可以多找出一两处落实翻译。 社稷(国家)安危,一(全)在将军。今某国不臣(不肯臣服),愿将军帅(通“率”,率领)师应(讨伐)之也。 答案 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2)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解析 士非好(愿意)死而乐(乐意)伤也,为(因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详细情况),而见劳苦之明(明细状况)也。(此处注意“知寒暑饥饱之审”与“见劳苦之明”句式一致,均为动宾结构) 答案 士兵们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啊。,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卢群,字载初,范阳人,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累转左司、职方、兵部三员外郎中。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决司、洧等水漕挽注溉田,帝遣中使止之,少诚不奉诏。令群使蔡州诘之,少诚曰:“开大渠,大利于人。”群曰:“为

3、臣之道,不合自专,虽便于人,须俟君命。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如何将得分点翻译到位?,问题例析,凡数百千言,谕以君臣之分,忠顺之义,少诚乃从命,即停工役。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 (选自唐书列传九十,有删节) 注 漕挽:指漕运。,(1)且人臣须以恭恪为事,若事君不尽恭恪,而责下吏恭恪,固亦难矣。,况且臣下应把恭敬恪守作为己任,如果侍奉君主做不到恭敬谨慎,却要求下属官员恭敬谨慎,一定也很困难。,(2)群博涉,有口辩,好谈论,与少诚言古今成败之事,无不耸听。,卢群涉猎很广,能言善辩,爱谈论,与吴少诚谈古今成败的道理,无不震动(

4、吴少诚的)心。,文言文翻译有三大关键得分点:一是实词,二是虚词,三是特殊句式。必须把这三大关键点翻译到位。,方法点拨,1.关键实词翻译到位 (1)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金”“谷”等,翻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不可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拆成两个词翻译。翻译一个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2)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含义 译准多义词,除要注意积累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尤其是要

5、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外,还要注意:利用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把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合情合理;略知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由本义出发加以引申的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3)依据语法判定活用词并译到位 翻译活用词,方法有二: 其一要根据语法准确判断。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其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

6、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等词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4)多方推断疑难词 在翻译中肯定会遇到疑难词语,对此,不必害怕,因为它要考查的是你的临场推断能力。所以要学会借助多种方法来推断词义。常用的推断方法有:语境推断,语法推断,对称推断,字形推断,成语推断,邻字推断,通假推断,课本推断。当然,推断只是推断,要确保推断出来的意思正

7、确,必须多种推断方法综合使用,尤其必须把它代入原句中看是否合乎上下文的意思。,2.文言虚词理解到位 (1)结合句子语法结构来判断文言虚词的词性 判定虚词词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立足语句,根据句子提供的语境来推断虚词的词性。如下面两个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相如闻,不肯与会。 两句都有“与”,但“与”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在“落霞”和“孤鹜”两个名词中间,这两个名词明显是两个并列的成分。据此判定“与”应该是连词。“与”在能愿动词“不肯”和动词“会”之间,可以有两种猜测:一是作动词,“参与”的意思,“与会”这个词也能说得通;一是作介词,“同”“跟”的意思,后面省略代词“之”,代廉颇。再结合上下文语境,

8、我们可以推断“与”应该是介词,解释为“同”“跟”。,(2)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及用法 如下面六个句子: 侣鱼虾而友麋鹿。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赂秦而力亏。吾尝跂而望矣。 “侣鱼虾”与“友麋鹿”是两个并列的成分,颠倒次序也不会影响句意,故可以确定这里的“而”表并列关系,译为“又”“并”。“博学”是对君子的要求,“日参省乎己”是在博学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所以这里的“而”表递进关系。,先“缚”广武君,然后把他送到戏下,两个动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而”表承接关系。周围都已“无所见”,照理可以回去了,但“犹不欲归”,转折关系非常清晰,“而”表转折关系。六国“

9、力亏”的原因在于“赂秦”,“而”表因果关系。“跂”这个动作是对“望”的进一步详细的描绘,并且有主次关系,“望”是主要动作,“跂”是修饰动作,所以“而”表修饰关系。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虚词的用法与词义,是语境赋予的;脱离了语境,那虚词就失去了实在的意义。,3.特殊句式翻译到位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中正常句式语序不同的句式。考试说明列出四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另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要靠平时积累:熟记典型例句。熟记典型例句,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如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

10、总结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如介宾短语后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以”的形式,如“申之以孝悌之义”;“于”的形式,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临场翻译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抓住标志,判断类型。几乎所有的特殊句式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要会利用这些语言标志快速准确地判断句式。 掌握特殊句式的特殊译法。几乎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译法。 a.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b.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c.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如介宾短语后置,译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都要恢复原位。 d.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

11、确保句意通顺。 e.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硬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这里重点谈谈省略句的翻译。 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古代语言的一个特点。省略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为省略现象普遍而复杂,且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不像判断句、倒装句等一样容易判断。这些省略成分在翻译中如果不补充出来,就很难达到现代汉语表意清楚、表达流畅的要求。因此,补出省略成分是使文意通顺的关键。 省略句的类型复杂多样,怎样才能在阅读实践中准确判断省略句呢?怎样准确补充成分,翻译出精确的意思呢?,译出省略,须回归语境,把握语境是根本。例如2012年大纲全国卷译句“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12、中“颁示”的主语是谁?从该句看,主语似乎是“郭浩”,但郭浩是“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只兼职一个“永兴军路经略使”,怎能“颁示诸路”呢?所以,这里的主语应是“朝廷”。 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最常见也最常考的省略句主要有:a.省略主语,b.省略动词后或介词后的宾语,c.省略介词“于”或“以”。,1.(2015全国,7)原文见学生用书P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_ _ 解析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

13、,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帝”译为“统治”;“苟”译为“如果”;“死”为意动用法,译为“为而死”。,演练体悟,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_ _ 解析 “金人虽不吾索”是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索吾”;“庶或”译为“或许”;“面责”译为“当面责斥”。,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今清河张君梦得不以谪为患,窃收

14、会计注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有删改) 注 会计:指征收钱粮等公务。,(1)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译文:_ _ (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译文:_ _,长江过了西陵峡,才能见到平原地带,它的水流放纵奔腾而更阔大。 即使他用蓬草作门,用破瓮作窗,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引西山的白云(来观赏),穷尽耳目所见的美景更能使自己安闲快乐啊!,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1)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译文:_ _ (2)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 译文:_ _,(王陵)起初是县里的豪俊,高祖微贱时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王陵。 项羽捉到了王陵的母亲拘留在军营里,王陵的使者到了,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