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952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3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考纲要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标提示 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知识点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2.北美自由贸易区,(3)目标: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

2、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思考应用,1.大国崛起中写道:“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提示: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后合并为欧共体并升级为欧盟,发行了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

3、提高。,2.亚太经合组织规定: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这一规定体现了哪些原则?为什么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提示:(1)原则:一票否定原则、自主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相互尊重原则。(2)原因: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成份复杂;亚太经合组织本身属于论坛性质,领导人参会形式为非正式会议。,知识点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4)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宗旨和目的: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

4、3)建立:1995年1月1日。,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对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思考应用,1.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有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根据材料指出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提示: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2.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还是充满危险的“陷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但经济全球化

5、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防这一“陷阱”。,考向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史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

6、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史料三 2007年1月31日,墨西哥7万农民在市中心集会,抗议政府对农产品价格控制不力,使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饼价格上涨,由每公斤7比索上涨到15比索,个别地方上涨到28比索。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美国玉米大量涌入墨西哥市场。近年因美国用玉米造乙醇代替汽油,进口玉米涨价,引起墨西哥玉米涨价。,1.史料一的核心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主要说明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原因。 2.史料二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7、。 3.史料三表明因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墨西哥在该组织的合作中处于不利局面。,1.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是一场反全球化潮流。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提示: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远影响。,提示: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摘自2014年安徽高考T2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

8、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根据史料,从历史编纂学角度,分析编撰此书有何重大意义?史料中法德的做法对欧洲一体化有何意义?,提示:(1)意义:法德共同编撰的历史教科书是在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带着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目的给出多种答案,说明批判思维有利于历史共识的形成。(2)意义:直面历史争议问题,寻求最大共识,增强欧洲统一的文化认同感。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历史教育,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史论归纳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

9、、影响 1.特点,(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2.影响,(1)积极 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 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

10、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命题分析,方法1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法、德两国是欧洲大陆的世仇国家,其矛盾是造成欧洲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解题时应注意对问题文字的描述。 方法2 从发展与创新角度命题。欧洲一体化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议会的成立、欧元等创新性措施加速了其一体化进程。解题时应注意结合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分析。,方法3 从不同区域组织的内涵角度命题。伴随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世界上出现众多的各具特色的区域集团组织,互补性是其突出特征。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

11、组织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组织。解题时应结合各区域经济集团的特点来分析。,1.(2014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解析 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

12、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答案 A,2.(2013课标全国I,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 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 “六国率先”是解题的关键。六国联合首先是以“舒曼计划”为开端,而“舒曼计划”的实质是缓和

13、法德矛盾,而法德矛盾是造成欧洲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答案 A,考向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史料二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

14、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史料三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故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1.史料一信息“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说明科技革命、市场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因素。 2.史料二中“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的实质是倡导自由贸易,这说明

15、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 3.史料三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劣势,面临着很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市场体制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2.根据史料二,说明“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的原因。,提示:因为美国在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上占据主导和领先地位。,(摘自2011年江苏高考T1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

16、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提示:(1)问题: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2)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史论归纳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1.表现(或载体),(1)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 (2)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资本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