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871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1.能够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简述自然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以及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3.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 构成危害的事件。,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气象灾害: 、洪水、 等

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 、 等,2. 常见灾种,生命和财产,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 、 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产,生活,答案,二、认识洪水和洪灾 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 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洪灾 (1)概念:洪水溢出或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2)危害,直接损失: 等方面的损失 间接损失: 、电力、交通等的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 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河滩地面,冲垮河岸、湖岸,人员伤亡,供水,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1.基本环节:一是 的形成,二是对 造成损害。 2.洪水的成因,答案,(1) 自然原因,气象原因: 、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

3、凌堵塞河道 地质原因: 、 堵塞河道 其他原因: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河道_,(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 大规模_ 建筑物_,3.洪水致灾的影响因素:洪水发生区域的人口密集程度及经济发达程度。,洪水,人类,强降雨,滑坡,泥石流,排水速度,围湖造田,占据河道,1.发生洪水一定会形成洪灾,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洪水不等同于洪灾。洪灾一定是由洪水形成的,但发生洪水不一定就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答案,【思考】,四、洪灾的防治措施 1.做好对洪水的 和预报工作。 2.采取相应防洪措施,答

4、案,(1) 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 能力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加快 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_,监测,调蓄,泄洪,水位,答案,(2) 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 意识 严格控制 ,减少水土流失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_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_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 撤离计划 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_,防灾减灾,滥砍乱伐,管理体制,指挥管理,科研投入,2.植树造林的防洪功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延缓洪水的形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河道的通畅。,答案,【思考

5、】,返回,探究点一 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影响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4年4月8日报道:去年11月20日,日本发现小笠原诸岛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喷出了一个新岛。该小岛随后不断扩大,并与小笠原诸岛连接。 中新网2013年4月17日电:当地时间4月16日,在巴基斯坦与伊朗边界地区发生7.8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新华社孟买2010年3月29日电:印度警方29日说,当天在加尔各答市中心的火灾现场又发现8具遗体,至此遇难总人数已升至42人。此外,仍有一些人失踪。,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

6、破,(1)试辨析以上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自然灾害?为什么?,答案,答案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是自然灾害,以地震为诱因,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情。 是自然灾害,以雨雹为诱因,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 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2)荒无人烟的地区会发生自然灾害吗?,答案,答案 不会。因为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才称为自然灾害,无人区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也就不会形成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经济和人口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答案 自然灾害强度相同条件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危害程度越大;经济、人口密度相

7、当条件下,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危害程度越大;一般经济越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越强,造成的人口伤亡数量少而经济损失大。,反思归纳 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及影响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影响 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致灾因子可将自然灾害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下图:,探究点二 洪涝灾害 探究活动 读

8、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答案,答案 我国雨涝区分布大致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如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答案 原因: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中游地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如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答案,答案 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

9、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反思归纳 1.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方面分析。,2.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成因

10、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成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只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事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如果自然事件发生在无人区,就不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人类活动可能诱发某

11、些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但不能完全制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答案 D,1,2,3,4,5,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火山爆发、台风 A. B. C. D.,1,2,3,4,5,解析答案,解析 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不属于自然灾害,纯属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只有可能由人类活动(

12、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A,对点训练二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回答34题。 3.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1,2,3,4,5,解析答案,解析 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C,4.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13、( ) 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A. B. C. D.,1,2,3,4,5,解析答案,解析 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不正确。,B,综合提升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二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

14、。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1,2,3,4,5,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1,2,3,4,5,(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1,2,3,4,5,解析答案,解析 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地势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 答案 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2)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1,2,3,4,5,解析答案,返回,解析 针对洪灾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 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上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15、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退耕还湖,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教材P86 问题 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 (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 (4)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5)大量河道、湖泊被淤、被填,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面对频发的洪水灾害,我们要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工程,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措施(如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等)和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意识、制止乱砍滥伐、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系、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等)以减轻洪灾所造成的损失。 教材P89 活动 (1)气象灾害 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人员伤亡等水灾。在我国,每年的6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汛期,包括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黄河、淮河、长江、辽河和松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