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829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8.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 新人教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考纲要求: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一 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其中,c(H+)与c(OH-)为水溶液中H+和OH-的总浓度,不可片面理解为水电离产生的H+与OH-的浓度。 (3)KW的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我们认为,25 (室温)下KW=110-14。,-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的影

2、响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KW变大,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2)外加酸或碱,可抑制水的电离(相当于“同离子效应”)。如在水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等,可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不影响KW的大小。 (3)外加可水解的盐,可促进水的电离(相当于“离子反应效应”)。如在水中加入醋酸钠、氯化铵、碳酸钠等,可使水的电离程度变大,但不影响KW的大小。 (4)加入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相当于加入酸,抑制水的电离;加入弱酸的酸式盐,对水的电离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则要看弱酸酸式根离子水解程度大,还是电离程度大。,-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注意事项 KW也属于化学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加水稀

3、释时并不是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如稀释HCl的水溶液,OH-浓度却增大。,-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自主巩固 填写下列表格:以H2O H+OH-为例,-7-,基础梳理,考点突破,-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计算(25 ) (1)c水(OH-)和c水(H+)的关系 由H2O H+OH-可知不论何种温度,何种溶液,由H2O电离的c水(OH-)和c水(H+)永远相等。 (2)pH的意义 pH=-lgc溶液(H+),所以由pH=a可以直接推出溶液中c溶液(H+)=10-a molL-1。,-1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

4、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如常温下,pH=13的CH3COONa溶液中,溶液中的c(H+)=10-13 molL-1、c(OH-)=10-1 molL-1,溶液中的OH-、H+均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但CH3COO-水解消耗掉水电离的部分H+,所以溶液中的H+比水电离的H+少,c水(H+)=c水(OH-)=c溶液(OH-)=10-1 molL-1。,-1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1常温下,有下列水溶液:pH=0的盐酸 0.5 molL-1的盐酸 0.1 molL-1的NH4Cl溶液(pH约为5) 0.1 molL-1的NaOH溶液 0.5 molL-1的NH4Cl溶液 1 molL-1的NaC

5、l溶液,以上溶液中,水电离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中由水电离出的c(H+)= 。中由水电离出的c(H+)= 。,答案,解析,-1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方法技巧:分析此类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思考,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常温下pH=a的酸与pH=b的碱,当a+b=14时酸、碱抑制程度相同,水电离出的c水(H+)=c水(OH-)10-7 molL-1时为能促进水电离的盐溶液,如c水(H+)=c水(OH-)=10-1 molL-1的溶液可能是pH=1的NH4Cl溶液,也可能为pH=13的Na2CO3溶液。,-1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 1.(2015上海十三校联考)

6、常温下向盛水的烧杯中加2 g生石灰(如图)。搅拌后再恢复到原温,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常数不变 B.Ca(OH)2的电离程度先大然后变小最后不变 C.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后不变 D.水的电离度将会先变小然后变大最后不变,答案,解析,-1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2015广东理综,1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答案,解析,

7、-1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25 时,在等体积的pH=0的H2SO4溶液、0.05 molL-1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答案,解析,-17-,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将“”“=”或“”填在下表空格中),-1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pH (1)定义式:pH=-lgc(H+)。 (2)溶液的酸

8、碱性与pH的关系: 室温下: (3)适用范围:pH=014。 (4)pH试纸的使用。 把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注意事项: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会产生误差。广泛pH试纸只能测出整数值(不精确)。,-1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自主巩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00 时0.01 molL-1盐酸的pH=2 ( ) (2)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 ) (3)某溶液的c(H+)c(OH-),该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 ( ) (4)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

9、H+和OH-,且水电离出的H+和OH-数目相等 ( ) (5)如果溶液中的c(H+)c(OH-),该溶液一定为酸性或碱性溶液 ( ),-2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6)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 ) (7)0.1 molL-1的氨水和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 ) (8)室温下,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 ),-2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HA溶液,设其浓度为c molL-1,则c(H+)=c molL-1,pH

10、=-lgc。 (2)强碱溶液,如BOH溶液,设其浓度为c molL-1,则c(OH-)=c molL-1,c(H+)= molL-1,pH=14+lgc。 2.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 (1)强酸与强酸溶液混合,先求c(H+),再求pH。 (2)强碱与强碱溶液混合,先求c(OH-),再通过KW求其c(H+)和pH。,-2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 (1)若酸过量。 (2)若酸与碱正好完全反应,pH=7。 (3)若碱过量,则先求c(OH-),再求c(H+)和pH。 4.未标明强弱的酸、碱溶液混合 把pH=2与pH=12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pH不一定等于7。若二

11、者为强酸、强碱,则pH=7;若为弱酸、强碱,则弱酸有余,pH7。,-2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5.酸、碱加水稀释,-2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2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答案,解析

12、,-2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方法技巧:1.在做关于溶液pH计算的题目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溶液显酸性用溶液中的c(H+)来计算;溶液显碱性先求溶液中的c(OH-),再求溶液中的c(H+)。 口诀:酸按酸(H+),碱按碱(OH-),酸碱中和求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步骤: 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注意近似计算:当两数相加、减,两数值相差100时,则小的数值可以忽略,如100+0.1100。,-2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 1.在25 ,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10-13 molL-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13、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也可能为1,答案,解析,-27-,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2013山东理综)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答案,解析,-2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2015广东湛江二模)80 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4、) A.pH=3的碳酸溶液中:c(H+)=3.0 molL-1 B.饱和乙酸钠溶液中:c(Na+)=c(CH3COO-) C.pH为2的盐酸中:c(H+)=c(Cl-)+c(OH-) D.pH=13的烧碱溶液中:c(OH-)=1.010-1 molL-1,答案,解析,-2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 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3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中和滴定的实验用品 (1)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2)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

15、、锥形瓶。,-3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滴定管的使用。 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 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4)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反应生成呈酸性的强酸弱碱盐溶液,则一般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变色范围是3.14.4);若反应生成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溶液,则一般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是8.210.0)。 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因为其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5.08.0)。,-3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 锥形瓶:注碱液记读数加酚酞指示剂。 (2)滴定。,-3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滴定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操作步骤。 仪器的洗涤:滴定管(或移液管):自来水蒸馏水所装溶液润洗。锥形瓶:自来水蒸馏水(禁止用所装溶液洗涤)。 装液调整液面:装液,使液面一般高于“0”刻度,驱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