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750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第七单元 实验与探究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考点一 教材基础实验,1.(2011新课标全国卷,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运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解析 醋酸洋红可将染色体染成紫红色;检测脂肪应使用苏丹或苏丹,前者可呈现橘黄色,

2、后者可呈现红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答案 A,2.(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 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染色

3、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装片,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 答案 B,对教材中常规实验的考查一般体现在:(1)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的分析和解释;(2)对实验设计中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解释;(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4)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例如显微镜)。解答这一类题的关键是要十分熟悉教材实验,掌握生物学科基本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及常规实验步骤与实验分析等。,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颜色,无色,漂洗,低,2.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无色,3.调查类实验一

4、般操作流程模板,样方法,标志重捕,单基因,随机,(1)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2016四川卷,3A)( ) (2)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的正误(2015江苏卷,23)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 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 (3)在25 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014北京,5A)( ),(4)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2013江苏,2B)( ) (5)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

5、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2012山东,4C)( ) (6)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2012安徽,1A)( ) 答案 (1) (2) (3) (4) (5) (6),提示 (2)斐林试剂的使用需水浴加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DNA,但不一定是目的DNA;(4)标志重捕法适用于对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取样调查;(5)由于细胞早在解离时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6)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被染成红色的应为细胞质,细胞核应被染成绿色。,1.(2016江苏卷,19

6、)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针对考纲规定的19个实验予以考查,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大液泡,D错误。 答案 A,2.(2016潍坊一中模拟)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

7、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组织中还原糖实验时,可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B.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 可以设置不同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确定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温度 C.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量可忽略不计 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解析 鉴定还原糖需斐林试剂,其甲液、乙液需先混合再加入;设计实验时,必须控制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选择的样方数多少将影响调查结果。 答案 B,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向甲装置的a中加入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不能判定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

8、氧呼吸 B.乙装置中的脱脂棉可用清水或酒精浸湿,用于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 C.丙图的培养皿中需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目的是漂洗解离后的洋葱根尖 D.若丁图表示鉴定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步骤之一,则该步骤的目的是洗去浮色,解析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溶于甲装置左边锥形瓶中,在a中检测不到酒精,A正确;乙装置为吸虫器,用于在土壤中收集小动物,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B正确;漂洗解离后的洋葱根尖用的是蒸馏水而不是酒精,C错误;观察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时,需先用苏丹或苏丹染色,而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排除干扰,D正确。 答案 C,关注6个易错点 (1)进行显色观

9、察时宜选择白色或近白色材料,以防颜色遮蔽作用。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应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 (5)用物理或化学试剂诱变时,处理的材料应该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或细胞;观察染色体变异时,一定要选择正处于分裂期尤其是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6)进行调查研究时,所选择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且要满足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条件,以减小误差。,1.下列有关验证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教材

10、实验拓展,解析 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半透膜,则实验变量是有无半透膜,所以对照组使用纱布封口,实验组使用半透膜封口,看液面是否上升,A正确;利用质壁分离及复原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是将待测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看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为活细胞,B正确;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相应酶液的有无,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对照组添加等量的蒸馏水,C正确;实验设计思路是验证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 答案 D,2.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 C.光合作用需

11、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解析 从图中装置可知,自变量有三个,其中两个是人为处理:第一个:实验前,在黑暗中处理牵牛花一昼夜,其中一个绿叶被放入了密闭透光容器中,容器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CO2,故容器中没有CO2的存在,但光合作用所需的其他条件具备,由此可知,该处理设置的自变量是CO2的有无,对照组是空气中正常CO2浓度下的绿叶,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第二个:同样在正常CO2浓度下的绿叶,有遮光、不遮光部分的处理,说明该处理设置的自变量是光的有无,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第三个自变量没有经过人为处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牵牛花的白斑叶。实验材料显示,白斑叶有绿色和白色部分,都处于相同

12、的环境中,故提供的自变量是叶绿体的有无,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答案 B,考点二 实验步骤的完善、评价 与实验方案的设计,1.(2013全国理综卷,32)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 ,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 ,若 ,则表明X有降血糖作用。,(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 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 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 _小鼠作

13、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 ,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解析 (1)根据实验目的“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降血糖物质X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血糖浓度。所以,在实验开始前要测定小鼠血糖起始浓度,以便和实验后的血糖浓度进行比较。依实验目的,实验组应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组、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并与起始浓度进行比较,若实验组的血糖浓度降低,而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则说明X有降血糖作用。,(2)本实

14、验的实验目的为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所以实验组要选择患糖尿病的小鼠。欲判断血糖浓度是否降到正常范围,在设置对照组时,应设置患糖尿病小鼠及正常小鼠两组,所以对照组2应为正常小鼠。在实验过程中应给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给对照组1和对照组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2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1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说明物质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答案 (1)血糖浓度 X溶液 生理盐水 血糖浓度 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 (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 2 1,2.(2016浙江

15、卷,31)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请回答: (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 ,该激素经 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 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 , 。,解析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和是否灌胃甲状腺激素,表格中甲乙两组涉及的自变

16、量是有无甲状腺,所以丙和丁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故丁组小鼠的处理应为使用生理盐水灌胃,以便作为两组的对照。(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耗氧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缺乏了甲状腺会导致耗氧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耗氧量上升,所以甲组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呈下降趋势,丙组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呈上升趋势,乙和丁组属于对照组,曲线绘制时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为基本不变,乙组因“手术”修复耗能,也可呈现稍有抬升趋向。(3)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该激素经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一方面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另一方面,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从而具可操作性或可测性。,答案 (1)生理盐水灌胃 (2) (3)下丘脑 垂体门脉 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131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