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631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高中语文 第17课《与妻书》课件 粤教版必修2(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妻书,林觉民,与妻书,林觉民,一曲“爱”的壮歌 天下第一情书,林觉民与妻书原件,解题及作者简介: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2、”,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 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 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 国的惨状呢?”) 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 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 内同胞。”)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 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 矣!”),(1887-1911),起义陈词,起义意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起义前夕,部分人对起义缺乏 信心,林觉民慷慨陈词:“今日同胞 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

3、,特 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 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 母、幼弟、少妇稚儿耶?顾肯从容 就死,心之摧,割肠寸断,木石有 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乎”,“故 谓吾辈死而同胞不醒者,吾绝不信 也”,“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 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说!不 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内同胞!”。,沧桑不掩英雄气 犹记当年诛寇时,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x),以坚毅 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zhb失败)者屡,死事 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 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 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

4、,风云因而变色,全国 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序 (节选)孙文,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人物形象理解,忠诚革命的大英雄! 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多情不必不丈夫, 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间,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

5、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钟叔河,林觉民 关键词句,这位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之际,舍个人幸福,取全民幸福。儿女情虽长,却更显革命豪情英雄志坚。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烽火泪滴尽相思,方寸心只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一曲爱的壮歌动天地。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 沧桑不掩英雄气,犹记当年诛寇时。 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林觉民一家,故居,冰心在福州的住所,原系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故居, 后由冰心祖父租来居住,童年的冰心曾在此住过两年。

6、,林觉民一家,电视剧林觉民剧照,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

7、崇高精神。,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看翻译,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一、整体感知,要求:听准读音 听准节奏 听出感情,正字音,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 使之肖我 依依旁汝也 念六夜四鼓,chn,gu,jn,xio,bng,nin,第一部分(1):写诀别信的原因和悲痛心情。 “与汝永别”、“恐汝不察吾衷”、“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倾诉吾衷。(全文重点) 2、阐述革命道理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

8、就死也。(全文的纲) 3、追忆往事 、谁先死的谈论,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 、月影之下真情相述,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 、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最后分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之痛,未能将起义之事告知妻的原因。 4、把“吾至爱汝”的真情倾诉过渡到“就死不顾汝”的议论。,课文基本结构:,第三部分(5-7):再诉自己对妻子至死“爱汝至”和“不能独善其身”的衷肠。(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 5、牺牲的从容和对妻的依恋。 6、叙生前“未尝以吾志语汝”的原因,并慨叹二人有幸结成夫妻却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表明自己是为国献身。 7、希望妻子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理解自

9、己的革命志向。,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课本解读,第一段,重点词语: 晤、下、竟、书、衷,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心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不想我死去(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

10、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第一段内容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写遗书的原因: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 写遗书时的心情:悲。,作者写作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是什么?,第二段,重点词语: 至、就、彀、老、幼、 充、其、所以、乐,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我极其爱你,就是这一爱你的念头,使我(能)勇敢地走向死亡啊。,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如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古语说:有

11、仁爱心肠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修辞比喻、反问、用典、类比、引用,集中体现“吾衷”的一句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全文中心 【总纲】,第三段,重点词语: 语、与使、无宁、为、是、 而、相、禁、卒,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在我之前而死),你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第四段 (一),重点词语: 适、语、以、乘便、胜、寸管,

12、第34(1)段,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夫妇生活中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汝忆否、回忆、又回忆,三忆,夫妻谁先死的谈话,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对妻子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论说“吾至爱汝”,(寄情于事),忆往事 抒爱妻之至情,第四段 (二),重点词语: 诚、以、第、可以、之、 抑、奈之何、健、所以、率性,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

13、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我确实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势看来,天灾能够造成死亡,盗贼能够造成死亡,国家被列强瓜分那天起能够造成死亡,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够造成死亡,我们这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每个地方,每时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个时候使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修辞 排比 作用 加强语气,融理性分析与感情抒发于一炉,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不应当死却死了)、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

14、(惨状)吗?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果断勇敢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论说 “就死”,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死”,“离”,启发妻子深思,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第四段 (三),重点词语: 其、善、肖、相和、 是实、旁、以,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现在有人提出(死人和活人之间)有心电感应的现象,我也希望他们说的是事实,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依偎在你身旁,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痛。,此处提出“一嘱”“三愿”,请列出,并说说表现出何种感情,一嘱: 嘱咐后事 三愿: 一愿九泉之下“

15、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 感情 说出志愿, 再表达“吾至爱汝”之衷情。,第五、六段,重点词语: 以、是、语、辞、而、的的、 至、所以、体、偶、善、 模拟、其、念、手、当、尽,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我平日从没有把我的志向告诉你,是我不对的地方;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对于)牺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会推辞,可是让你为此担忧,确确实实不是我能忍心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为你考虑的只怕不周到,“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

16、,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幸”与“不幸”分别指什么? “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幸”,夫妻恩爱; “不幸”,“忍舍汝而死”。,“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6段,爱,爱国之情,爱 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升华,融合,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总纲】 “爱汝”之情: 三忆、三愿 “就死”之理: 国家灾难 、人们命运 为天下人谋永福,为何如此感人?,主题: 个人幸福、全民幸福 儿女之情、革命豪情 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 (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