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8635563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10.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主讲人:,第五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第一节 不同类型和结构化程度的美术教育 第二节 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学习目标,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不同取向,及各种取向的优势与局限。 了解幼儿园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美术教育活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幼儿园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与分析,能够尝试进行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第一节 不同类型和结构化程度的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不同取向 二、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 三、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美术教育活动,一、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不同取向,“本质论”学科取向 “工具

2、论”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 两种理论的融合混合取向,学科取向,优点(P101) 缺点(P101),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优点(P101) 缺点(P101),混合取向,是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取向。,二、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学科取向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 混合取向主题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儿童取向方案活动中、区角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二、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学科取向,区角中 的美术活动,方案活动 中的美术活动,主题中的 美术教育活动,单独科目的 美术活动,三、不同结构化程度的美术教育活动,无结构 活动,低结构化活动,高结构化活动,完全结构化活动,儿童自主,教师预

3、设,对美术学科本身的独立性、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程度的强度,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一览表,第二节 不同类型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一、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 三、方案活动中的美术教育 四、区角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一、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一)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 (二)手工教育活动的设计 (三)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的设计,(一)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1.活动目标 2.活动内容 3.活动准备 4.活动过程 5.活动延伸,1.活动目标-小班,1、认知目标 1) 初步认知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2) 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等

4、几种基本的色彩,并能说出名称。 3) 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 表现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1.活动目标-小班,3、技能目标 1) 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 2) 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 3) 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创造目标 1)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 2) 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1.活动目标-中班,1、认知目标 1) 能较正确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 2) 认识常见的固有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情感目标

5、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1.活动目标-中班,3、技能目标 1) 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 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初步有目的地设色、配色。 3)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围绕主题安排画面,能表现出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 4、创造目标 能够大胆地按意愿作画。,1.活动目标-大班,1、认知目标 1)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 2)增强配色意识,提高对颜色变化的辨析能力。 3)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表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2、情感目标 在安排画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1.活动目标-大班,3、技能目标 1)能较灵活地

6、表现各种人物、动物的动态 2)能运用对比色、相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注意色彩的整体感与内容的联系。 4、创造目标 1)能将图形融合,尝试用轮廓线创造多种图画,形成自己的图式。 2)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举例:我的朋友(大班),活动目标: 1.能画出朋友的主要特征,大胆作画。 2.能细致认真地观察事物。 3.体验并表现出找到朋友的愉悦心情。,妈妈的葡萄( 中班),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瓶盖进行绘画,体验特殊材料作画的兴趣。 2、通过运用语言“葡萄种在叶子下,一个一个排好队”的帮助下,能在指定范围内压印出整串葡萄。 3、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共同创作的乐趣。,2.活动内容

7、,(1)临摹画教学 (2)写生画教学 (3)命题画教学 (4)意愿画教学,作业内容,小班:1.小小粉刷匠、2.棒棒糖、3.车轮滚画、4.小手魔术师、5.暖暖的太阳 中班:6.腊梅花、7.各种各样的车、8.蔬菜印画、9.瓶子的五彩衣、10.爱旅行的蜗牛 大班:11.竹子、12.神秘的黑白格子画、13.慈祥的爷爷奶奶、14.动物的花衣服、15.蜘蛛织网,(1)临摹画教学,目的:帮助低年龄段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并在临摹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能更快的获得成就感,提高绘画的兴趣。 原则:对图画形象多次观察,反复描绘。 拓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随之发展。

8、,(2)写生画教学,内容:写生画+默写画 目的:有实物形象变成图画形象的写生作业,是临摹作业的很好补充,通过写生画可以使幼儿比较自觉地去注意和直接去画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3)命题画教学,概念: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儿 童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的绘画。 目的:帮助儿童学习造型、设色、构图等形式 语言。 内容:物体画和情节画。 物体画的主要描绘对象为单一的物体,侧重于对儿童的造型能力的培养; 情节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则是一组物体及其相互关系所反映的一定的情节,除了对儿童的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外,更侧重于对儿童的构图能力的培养。,(3)命题画教学,幼儿画命题画要有三个条件: 一、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

9、活经历; 二、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三、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所以教师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深入地了解 学前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选择那些儿童感 兴趣的、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来作为 绘画的题材。,(4)意愿画教学,概念: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主要功能: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意愿画是幼儿的“创作”画,是幼儿绘画教学的目的和总结,更多的是要引导、提示而不是“规定”,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主题。,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一般包括知识经验的准备和工具、材料的准备。 有些是教师所做的准备,有些是教师

10、和幼儿共同做的准备。 幼儿的准备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应在活动前提前通知,得到家长的协助和支持。,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中,有些常用的工具应做到人手一套,如剪刀、彩色水笔等; 有些要根据活动的需要,临时准备,如印章画中所用的萝卜、印章、纸团印章等。,举例:我的朋友(大班),1“我的朋友”墙饰;画纸;彩笔;蜡笔;模板;范例;音乐;幼儿自己的照片;胶带。 2 幼儿在活动前,进行过“我班来了新朋友”的活动。,妈妈的葡萄( 中班),1、大小不同的瓶盖若干,已调好的紫色,绿色的水粉颜料若干。 2、妈妈的葡萄课件。 3、布置好的“葡萄园”。,4.活动过程,(一)创作引导 (二)作业辅导 (三)作品评价,(一

11、)创作引导,创作引导阶段主要采用全班集体活动的形式,指导主要是用语言启发、讲解,帮助幼儿明确本次活动的要求,使幼儿的绘画活动能围绕主题来开展。 创作引导在绘画活动中是最关键的环节。要求教师仔细推敲,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相应的效果,留下大量的充足的时间供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一)创作引导,1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感知或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 在物体画中,主要是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所要描绘事物的特征。 在情节画中,主要引导幼儿回忆并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一)创作引导,导入活动应注意精练、游戏化,最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我的朋友(大班),

12、1.教师有目的的与幼儿谈话 2.游戏“找朋友”,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表演,体验并表现出找到朋友的愉悦心情。 3.游戏:“猜猜他是谁?” “小朋友都想知道你刚才找到的好朋友是谁?你呀先别告诉他们,让他们来猜一猜,好吧?”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请幼儿说出好朋友的五官及服饰特征,其他小朋友猜,猜一猜该小朋友的好朋友是谁?(引导幼儿从男孩女孩,眼睛的大小、头发的长短、服饰等方面来说) “老师知道你们都想让大家来猜,那你来请旁边的小朋友猜一猜。”引导幼儿同伴间互相说一说好朋友的特征。,妈妈的葡萄( 中班),1、 谈话导入,引出故事妈妈的葡萄 (1) 轻放音乐,和小朋友聊一聊妈妈的事情(体现出妈妈爱宝

13、宝,宝宝爱妈妈的情感) (2) 小结:妈妈都是爱宝宝的,小狐狸的妈妈也很爱它,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2、 讲述故事,以PPT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边出示PPT边动情地讲述故事。 (2) 用提问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展。 狐狸妈妈想给狐狸宝宝找什么好吃的? 找到好吃的了吗? 妈妈在树下休息的时候遇见了谁? 狐狸宝宝吃到妈妈找的好吃的了吗? 狐狸妈妈怎么了? (3)教师总结:狐狸妈妈为了要给狐狸宝宝找东西吃,遇到了危险,被坏人杀死了,很可怜。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狐狸,建造一个葡萄园,让小狐狸再也不会饿肚子,好吗?,(一)创作引导,2讲解示范。 引导幼儿学习本次活动的重

14、点和难点。 讲解的语言要简练,示范动作要清楚,让幼儿能掌握本次活动的基本技能。 在讲解示范中,教师应注意为幼儿留下宝贵的思维空间,不局限幼儿的创作。,妈妈的葡萄( 中班),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瓶盖的用法 (1)介绍大小不同的瓶盖,并说明可以印出大小不同的葡萄。 认识瓶盖,想一想用瓶盖的哪一面能印压出葡萄的样子。 (2)介绍紫色和绿色,说明可以印出多种颜色的葡萄。 认识颜色,知道葡萄有紫色和绿色两种。 (3)任选一个瓶盖,用手指捏着,任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把它放在纸上按一下,一个有颜色的葡萄就出现了。 教师示范: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压印的方法。 儿歌:小瓶盖,手中拿;按一下,拧一拧,葡萄种在

15、叶子下;一个一个排好队,上面大,下面小;我的葡萄种好了。,(一)创作引导,3交代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 在幼儿创作前,教师要向幼儿明确地提出一些要求,以便幼儿能够准确明了地去描绘。一般包括交代绘画程序。 应根据本次活动的特点,所使用工具材料的不同,以及幼儿实际水平等灵活地有侧重地提出。,妈妈的葡萄( 中班),(二)作业辅导,包括如何构思、如何造型、如何使用色彩、如何构图等几方面的内容。 教师在了解每位幼儿构思、造型、色彩、构图几方面不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每位幼儿的特点采用分层指导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每位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发展水平上再向前一步。,妈妈的葡萄( 中班),4、 教师交代要求,幼

16、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抒情的音乐) (1) 教师引导幼儿用瓶盖印出美丽的葡萄,把它印在葡萄园里。 强调葡萄要种在叶子下,不能到处乱种。哪里有叶子,葡萄就种哪里。 提醒幼儿换颜色时,一定要拿干净的瓶盖重新蘸。 (2) 幼儿操作,可以几个幼儿合作一串葡萄。,(三)作品评价,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影响幼儿对作品的态度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即符合同龄幼儿的一般水平,有童趣,有一定的艺术性(表现为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快,内容丰富、充实)。,(三)作品评价,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结合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幼儿的作品。 小班幼儿作品可以教师评价为主,中大班幼儿作品可采取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评价的标准慢慢教给幼儿,并帮助他们学习积极地评价同伴的绘画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