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5526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 考点16 人口迁移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人口与环境,考点16 人口迁移,栏目索引,核心知识,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问题思考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1是中国,B1是美国,则A1B1为_迁移。,解析 读图,若A1是中国,B1是美国,则A1B1的人口迁移跨越了国界,为国际迁移。,国际,解析答案,(2)若A1是江苏,B1是上海,则A1B1为_迁移。,解析 若A1是江苏,B1是上海,则A1B1的人口迁移跨越了省界,仍在国内,为国内迁移。,国内,解析答案,(3)若C1为农村,A2为城市,则C1A2为_迁移,这也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解析 读图,若C1为农村,A2为城市,则C1A2的人口

2、迁移为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由农村到城市,(4)图中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解析 图中箭头A1到A2、C1到C2没有跨越行政区界线,没有户籍所在地的变动,不属于人口迁移。,A1到A2,解析答案,C1到C2,知识归纳 (1)人口迁移的条件 首先要有空间位移;要有居住地的变更,通常以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标准;居住地要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通常在1年以上。,(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问题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自然环境影响人口迁移。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退休老人从

3、东北部“冷冻地带”迁往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我国历史上古楼兰城市的消失,主要是淡水减少导致人口迁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近年来由于土地沙化,人口大量外迁。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地,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城市。在旧中国黄河泛滥区,大量农民举家外迁。,材料二 1978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可到1985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 地迁入,人

4、口迅速增长,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时,深圳市总人口达700.9万。近年来,南水北 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部分居民,迁出了世 代居住的家乡。,材料三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学、随军军嫂、我国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1)材料一中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请对应说明。,答案,答案 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地、水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在材料一中具体体现:气候;水源;土地;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分析经济发展

5、水平地域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举例说明经济因素改变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答案,答案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这些经济因素的改变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3)结合材料三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哪些。,答案 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知识归纳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特别提示 (1)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也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2)对于迁入地来

6、说,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迁出地是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3.人口迁移的影响 问题思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_国家历史上和 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从人口 迁移方向看,该人口迁移的类型是_ _的人口迁移。,解析答案,解析 图中表示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由此导致城市人口增多,这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发达,发展中,由农村到,城市,(2)图中所示的人口迁移,其主要目的是_ _,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 (3)该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

7、影响是_,负面影响是_,其表现有_ _。 (4)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村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有积极作用。,答案,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济因素,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污染严重、,住房困难等,人地,土地,生态环境,知识归纳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返回,命题探究,考向一 国际及国内人口迁移 典例剖析 20002010年,某国人口持续增长。2008年,该国人口的11.3%为移民人口,该国移民人口的来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为( ) A.

8、西班牙 B.日本 C.美国 D.德国,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该国移民人口为522万,且来自欧盟的移民人口最多,可排除日本和美国;该国来自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移民人口较多,德国和西班牙相比较而言,因为距离和文化的影响,西班牙更能够吸引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移民。,2.2011年以来,该国人口持续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 B.经济发展停滞,就业困难 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 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解析,解析 西班牙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一直难有起色。目前该国经济发展停滞,国家债务庞大,居民失业问题严重。,跟踪训练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9、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解析,解析 由资料可知,人口迁出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即世界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资料中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在北半球、东半球,发达国家主要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也都是沿海国家,并不是内陆国。,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经济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解析,解析 发达国家吸引人口,主要是其经济发达,能提供更

10、高的经济收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水平和更好的医疗水平。,考向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典例剖析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 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 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 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解析,解析 图中通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较来说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情况。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且常住人口大于1亿,说明是人口迁入区,豫为迁出区,所以可以排除B、D; 的户籍人口超过1亿,且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是

11、人口迁出区;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也是人口迁出区;的人口大于京、津,且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人口迁入区,黔是迁出区,可以排除C。故选A。,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故选D。,跟踪训练 读“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

12、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A. B. C. D.,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表示的是老年人口迁移路线,是因为美国南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质量较好。表示的是我国1980年以前的人口迁移路线,是由政策因素导致的。,2.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A. B. C. D.,解析,解析 人口迁移给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

13、交流;同时给迁入地的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是对迁出地的影响。,考向三 人口迁移的影响 典例剖析 右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的(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人才素质高 D.生态移民较多,解析,解析 四川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经商。,2.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解析,解析 我国的人口迁移可以加强人才交流和地区联系,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但同时使交通等基础设施承受巨大压力。,跟踪训练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一可知:_ _。 由图二可知:_ _。,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低于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