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971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扬州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扬州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慢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扬州慢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领略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3.理解作者在无奈而低沉的情调中所表达的家国忧思之情。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怀和低沉的感情基调是如何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来的。2.词中多处化用杜牧诗句所起到的作用。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诵读法、比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导入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在这水木清华的城市,度过了他们艺术上的黄金时

2、代。有一个时期,扬州在人们的心目中,简直是一所人间乐园。唐张祜纵游淮南里曾说“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二、作者介绍姜 夔(1155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三、背景介绍 扬州是一座历史名城,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

3、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 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四、文体介绍 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五、内容解析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译文】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

4、,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稍微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 【赏析】宋时在淮扬一带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左地区的著名都会,故称淮左名都。竹西,是扬州的名胜。说明过去扬州是繁华的,令人向往的。所以作者路过此处,自然要“解鞍少驻初程”。开头就点出“名都”、“佳处”,给下文写扬州今日的破败荒凉起反衬作用。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 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赏析】这是写进城后的所见所想。唐代诗人杜牧用“春风十里扬州路”象征昔日的繁华,而今日却变成“荠麦青青”,如此萧条冷落。上下两句,今昔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 3、自胡马窥

5、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译文】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 【分析】前一句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两句写战乱的惨状,那屡遭兵火摧残的古树是战火地遗迹和见证,似乎在向人们控诉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此处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移情的手法。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译文】黄昏时候,凄清的号角声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过,回荡在荒凉

6、的空城之上,令人不胜沉痛之感。【分析】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千步柳。 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译文】像唐代诗人杜牧那样才华横溢,如果今日重到扬州,一定会为之大吃一惊。因为昔日扬州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赏析】这个“惊”字暗联上片景物

7、,带动下片抒情。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译文】如今要是杜郎再来,面对破败荒凉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赏析】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乱,更为含蓄有致。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水波荡漾,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 【赏析】当年杜牧曾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反映了扬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而今呢?桥虽在,时已非,水波、冷月,寂然无声。这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但词人移情于物,刻画了一个疏淡清冷、凄寂萧条的意境:一轮凄冷的孤月悄然无声地倒映在动荡的水波之中。词所写却是冷月浸在冬至日的水里,寂静无声,何等冷清。通过对比反衬,把“黍离之悲”渲染的愈加浓烈。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赏析】 时值隆冬,芍药当然未抽蕊开花。但作者想象到“扬州芍药甲天下”,将来芍药盛开的时节,有谁来欣赏呢?这结局,宛如百感交集,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通过欣赏扬州的风景名胜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扬州慢 所见: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 波心荡、冷月无声、红药 名都 所闻:清角吹寒 空城 所感:重到须惊,难赋深情 今昔对比 虚实结合 黍离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