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968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7 祝福课件 鲁人版必修3(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祝 福,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 学习文本,要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分析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有感于我国国民的“愚弱”,

2、于1906年毅然从仙台到东京,弃医从文,以促使我中华民族“强国强种”,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品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另有热风坟华盖集等16部杂文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背景指南 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故事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赶跑了皇帝,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反

3、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未完成,整个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残酷压迫和统治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地束缚着她们的身心。1919年的五四运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祝福就是在这一探索时期产生的。,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寒暄: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踌蹰:也作“踌躇”,犹豫。 俨然:形容庄严。文

4、中指摆出十分庄重的样子。 百无聊赖:精神或生活上没有寄托、凭借。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盈,满。 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更,经历。 宽洪大量:形容人度量大。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淡然 漠然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员“逃”也似的跑进了更衣室。刚刚还在为球队加油助威的意大利球迷,表情漠然地站在看台上,似乎不愿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在球场逐渐变暗的灯光中,意大利队和意大利球迷,他们和他们的蓝色,显得如此忧郁!,新课助读,自

5、主梳理,(2)走投无路 穷途末路 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美国密歇根州当地时间7日发生一起血腥枪击案,一名前科累累的黑人男子枪杀包括自己年幼女儿在内的七人,与追捕他的警察飙车并爆发枪战后,劫持三人与特警对峙数小时,眼见穷途末路,最终吞枪自尽。,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记常识 【小说叙述】它是小说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小说家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概括的说明、交代和介绍。作品中的情节推进和人物性格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叙述实现的。一般来说小说叙述包括以下类型:按时间发展先后依次叙述情节的,称为顺叙或正叙;把某些发生较晚的情节或结尾先

6、行交代,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的,叫倒叙;在顺叙中暂时中断主要情节的进展,而插入相关事件的说明的,叫插叙;介绍同一时间内不同处所发生的两件或几件事的,叫平叙。另外还有补叙、追叙、分叙、合叙等多种叙述手法。,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点评: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祝福”,也只是富人家的

7、“福”,穷人家是无“福”可祝的。这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2.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点评:这句表现了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一句说明穷人是被排除在“祝福”之外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点评: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8、”。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一次“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说“可恶”指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转折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对有损鲁家的体面的不满。,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

9、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点评:文中写到了一个叫“柳妈”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她对祥林嫂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后来柳妈还一脸“诡秘”地讲阴

10、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许完全出于善意,并告诉她应当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这个主观愿望可以说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话,使祥林嫂在思想上更加痛苦。,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这篇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而以“祝福”为题? 提示:(1)小说从鲁镇的人们忙于准备“祝福”的背景开始,又以鲁镇上“祝福”的爆竹声惊醒了正在回忆中的“我”结束。“祝福”是这个悲惨故事的情节线索,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2)“祝福”的场景为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

11、,在这“祝福”的风情画里,笼罩着封建礼教的浓重阴影,这也是人物生活的悲剧性的社会环境;(3)一般情况下,提到“祝福”,往往使人们感觉到的是一股浓浓的情谊亲情、友情和祥和喜庆的气氛。而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中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里,祥林嫂死在“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以“祝福”为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了读者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更能增强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更能突出主题,也包含了作者反讽的深义。而以“祥林嫂”为题,则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祥

12、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对象,以至被旧社会吞噬。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出卖、被迫再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不容易被压垮、被吞噬的人,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了、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做人的权利没有争得,就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破灭了。,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

13、.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 提示:因为故事中除“我”以外的其他人物没有一个真正关心祥林嫂的不幸。那些冷酷、麻木、愚钝的灵魂,感受不到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黑暗,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注定担当不起故事叙述人的角色。只有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我”,才能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揭露鲁镇人们人性的残忍。 小说通过“我”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凸显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同时也

14、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自我解剖的精神。,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祝福 倒叙,造成悬念,渲染悲剧气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精巧结构显主旨 关于祝福的情节结构 祝福的结构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安排的。开头写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旧历年底的阴沉、昏暗;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祝福的盛况;虚伪、自私、顽固、保守的鲁四老爷的书房,都是为祥林嫂的悲剧故事的展开而安排的,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是情节发展的序幕。 接着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祥林嫂的悲剧结局;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漠,引起

15、了“我”对祥林嫂的关怀与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也从而引起了“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的追忆。这样,便又引出了对祥林嫂悲剧的主体情节的叙述。,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祥林嫂初到鲁镇,首先与鲁四老爷发生了矛盾冲突,这是情节的开端;被抢卖到深山,被迫再嫁,丧夫亡子,这是情节的发展;再到鲁镇帮工,终于被鲁四老爷赶出家门,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它与小说的开头和结局“联成一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小说结尾处再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和“我”的感受,从整个情节来讲,此属尾声部分。 本篇小说,倒叙结构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的。从情节发展看,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叙写,设置悬念,让读者

16、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原委,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从小说的矛盾关系来看,开头写祥林嫂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下层人对此竟是非常的冷漠,当“我”问及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老了。”“我”再追问,便不耐烦了“还不是穷死的”。而鲁四老爷对于祥林嫂的死却是无比震怒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小说一开篇就突出了主题:表现国民的麻木,暗示封建礼教的腐朽。,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中间部分按时间先后叙述了祥林嫂初到鲁镇、被抢再嫁、再到鲁镇、离开鲁镇的顺序,记述了祥林嫂半生的种种不幸遭遇。小说结尾再写祝福景象,照应开头,起到了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多读些“鲁迅” 陈鲁民 我在大学教书,每有青年学子问我业余时间该读点什么书时,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多读点鲁迅的书。为什么要多读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