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574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2018中考政治 九年级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全一册) 课时1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单元),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材知识导航,说明与检测,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中招知识精讲,考点梳理,()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名师点拨:应当做的事情:符合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要求。如:应该尊老爱幼、热爱

2、集体、认真学习等。不应该做的事情:违背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如:不应该、赌博、打架、抄袭别人的作业、考试作弊、用粗撒谎鲁的态度对待师长等。,责任的含义、产生和来源,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来源: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 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 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 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

3、享美好 幸福的生活。,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子女:体贴、孝敬父母; 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朋友:要忠诚、互助、互谅; 陌生人:虽然萍水相逢,扶危济困是美德; 普通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 社会成员: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维护正义、热爱和平; 顾客:遵守商场规定、文明购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有什么重要意义?),()用合理

4、、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生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 表现。,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责任感?(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责任是相互的,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负责任是个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

5、会的责任。,如何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增强责任意识的根本 加强学习,理解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相互负责的集体 懂得正是每一个人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才使得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知道自己的社会身份以及相对应要承担的责任 勇于实践,努力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积极履行应尽之责 主动接受监督,增强承担责任的自觉性,勇于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利益,而且还意味着可能 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

6、、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如何正确对待可以选择的责任和不可选择的责任?,()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要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并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面对不可选择的责任:要改变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做到我承担,我无悔。,10不负责任的危害,()对个人: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不利于我们个人发展和成就事业。 ()对社会: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会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他人、集体和

7、国家的利益,影响社会的进步。,11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2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列举拥有这些可贵品质的人物并简要介绍他(她)们的事迹。,()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人物及品质介绍:刘洪坤、刘洪魁:用生命诠释责任的北京消防员;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高龄老人;宋芳蓉:无怨无悔扎根山区的“最美”校长;胡中祥:用爱坚守的“盲人”班主任;胡佩兰:爱岗敬业、医德高尚、一心为病人着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张荣锁:致富不忘乡亲的好支书;高耀洁:年近八旬的“民间防艾第一人”;任长霞:一身正气扫黑除恶的

8、“女公安局长”;魏青刚:台风中搏击巨浪勇救他人的农民工;李灵:为留守儿童插上理想翅膀的最美乡村女校长;李文祥:“时代楷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与个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集体

9、?),()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 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公民如何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如何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这

10、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为什么要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会对他人、集体等利益造成损失。,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精神,()公益活动: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

11、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 ()志愿服务精神:奉献、支援、互助、进步。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 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 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 给社会,这不仅是我们未来的任务,而且是现在就 应该开始的行动。,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 ()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遵守社会公德;遵 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2、: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 事做起;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参与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10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养成责任意识、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积极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 利用节假日进行调查 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能尽自己所能给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方便 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就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从我做起,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等,1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争当志愿者有什么好处?),()对个人:有利于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有利于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13、让生命更有意义;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有利于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对社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12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国家:建立和完善公益活动方面档案制度(如:建立公益活动银行,将个人参加的公益活动所得存入银行)建立公益活动奖励机制,奖励为公益活动作出突出贡献者。 ()社会:和相关部门联系,多举办一些

14、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对公益账目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 ()新闻媒体: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加强对公益活动的报道与宣传,制作公益活动方面的专题节目。 ()个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向周围的同学宣传公益活动,鼓励动员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社会公德的含义,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公共生活规则。,社会公德的内容,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这些公共生活准则是需要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有着广泛适用性的制度、守则等,5遵守社会公德的原因,()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15、。 ()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社会公德的提高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6列举不遵守社会公德秩序的表现(20144D),课堂上不遵守纪律 上下楼梯时追逐打闹 观看体育比赛时乱扔矿泉水瓶 车站购票时插队 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声喧哗 露天烧烤,占道经营 旅游期间,游人纷纷挤进花圃竞相拍照,践踏草坪等,17.谈谈你对破坏公共环境和设施、不遵守公德和秩序行为的看法,破坏公共环境和设施、不遵守公德和秩序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严重的已经是违法行为 要

16、对这样的行为提出批评和谴责,18我们应如何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不讲粗言脏语 爱护公共财产,不乱刻乱画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 不向窗外、走廊扔垃圾,考题剖析,(15河南节选)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名女游客带着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