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570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一战爆发,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1916年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1918年一战结束,萨拉热窝事件,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三国协约”形成,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签订,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形成,阶段特征 帝国主义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发动“一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战严重破坏世界经济,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考点梳理,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涉及地区:欧洲。 背

2、景:(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 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 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 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根本原 因)。,(2016年是凡尔登战役爆发100周年),成员国:(1)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2)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形成过程:三国同盟:(1)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一 个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德奥同盟条约, 规定:如果两国中的一国受到第三国的进攻,另

3、一个国家 就要全力进行援助;(2)1882年,意大利加入这一军事同 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三国协约:(1)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规定:如 果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进攻俄法任何一国,另一个国 家都要全力相助;(2)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3)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严重后果: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萨拉热窝事件 时间:1914年6月28日。 地点:萨拉热窝。 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 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 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过程: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

4、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 进行军事演习,结果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 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斐迪南大公遇刺,3.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19141918年。 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的加剧;(2)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 成和对抗。12年16题、14年25题(1)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14年7月,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怂恿下,奥匈帝国 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宣布支持 塞尔维亚。8月,德国对俄、法宣战,英国对德宣战, 奥匈帝国对俄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主要战场:欧洲,形成了西、东、

5、南三条战线,西线是关键。凡尔登战役:(1)概况:1916年,发生在 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2)启示: 凡尔登战役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我们应培养自己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索姆河战役:索姆河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 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此战双方伤亡 130余万人。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式武器,英军坦克,坦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结束:(1)1917年月,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2)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6、(3)1918年10 月,奥匈帝国瓦解;(4)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大战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先后有30 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洲。 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如:飞机、坦克、 毒气,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 物资破坏,双方死伤3 000多万人,经济损失达3 400多亿,美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场深重灾难;(2)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3)为 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即俄国。

7、启示:(1)珍惜世界和平,反对不正义战争;(2)反对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旧秩序;(3)加强国际交流,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际事务,共创和谐世界。,【易错易混】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正义的,但不能改变 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材料速查】 材料 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使用它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 设问: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该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1892年”“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8、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进攻俄法任何一国,另一国都要全力相助。矛头指向三国同盟,特别是德国,法俄协定构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拓展提升,【开放性设问】 1.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一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法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2)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

9、的局面;(3)一战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的发展。,2. 结合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导致了四年世界大战。其中,塞尔维亚青年热爱自己的国家,反抗侵略是正义之举,但他的个人行为导致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此,他的这种行为方式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不值得提倡。 启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或一些国际机构解决;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和平共处。,聚焦河南5年中考,命题点 战争辨识类,14河南25(1)题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

10、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皇威廉二世崇尚战争和强权,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因此,“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创造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 材料一中的“激烈竞争”最终引发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3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殖民霸权的争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狂热。(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