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331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政治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课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请阅读67页,思考联系、发展和矛盾三者的关系。,思考,哲学上讲的矛盾与成语“自相矛盾”中的矛盾是否一回事?,“自相矛盾” 的喻意:,相关链接,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是一种逻辑矛盾,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辩证矛盾不同。,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

2、特点?,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 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有,狼要扑食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斗争 性(对立),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列举生活中蕴涵矛盾的例子:,2、矛盾的同一性 (统一),欣赏课本P67的

3、漫画,你认为“他敢剪断绳子吗”?为什么?,两人间的平衡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不敢剪: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2、矛盾的同一性,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材料一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三 酿酒窖泥奇臭,酿出的名酒特香,香鲸的粪便恶臭,燃烧

4、后却香味浓郁。 材料四 红海中有一种红鲷鱼,二十条聚在一起,一雄多雌,雄鱼死后,就有一个雌鱼变为雄性。,四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哲理?请试分析一例。,阅读67页,学习国学经典,感知矛盾的同一性。,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

5、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 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 别、差异、不同等),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1、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2、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 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请根据上述两段话谈谈你对矛盾“同一性”和 “斗争性”的关系的认识。(重点),合作探究,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

6、?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整理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方法论。 附:小资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合作探究,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1.居安思危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乐极生悲 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矛

7、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1、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横向),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纵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盾”?,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含义,(1)第一种含义指

8、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 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 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猜猜他(她)是谁?,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三种情形: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

9、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附:花的海洋,不同时代的口号,2、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孔子 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 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D、矛盾具有普遍性 (不定项选择),ABC,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千篇一律

10、;一刀切;对症下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下面成语或者俗语哪些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的,哪些是符合这一原理的?,共性,个性,个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白马非马,

11、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思考: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 这个人错在哪?,(2)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课堂小结:,1、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个性中概括共性, 用共性指导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