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8634276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好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六篇【篇一】党的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好党支部管理党员、教育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作用。为了解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按照市政府机关党组关于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要求,我于3月26日,深入郧西县六郎乡康家梁村党支部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实地考察、重点剖析等方式,就康家梁村党建促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一、xx村基本情况康家梁村位于郧西县腹地,xx水库库区金钱河畔,距郧西县城70公里,版图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350户

2、1090人,其中贫困户159户479人,贫困发生率44.3%。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38元。康家梁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6人,村支两委委员4人,后备干部1人。由于该村处于库区、淹没区、移民区和地质灾害区,地理位置不佳,道路交通不便,加之土地稀缺贫瘠,人力资源匮乏,导致贫困发生率较高,截至xx年初,仍有32户104人没有脱贫。面对贫困面积广,脱贫难度大等困难,村支两委坚持“发展有所呼、党建有所应”的工作理念,立足该村发展实际,着眼新时期扶贫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发展资源,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

3、保障。二、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康家梁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思路,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动”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新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1. 支部堡垒作用强。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康家梁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一是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着眼于xx年村支两委换届工作,通过认真考察,成功吸纳1名在外自主创业的90后党员回村工作,为优化村委班子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扎实开展各项党务活动。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

4、度,村级“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民主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三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成立新时代农民美好生活讲习所,组织村委班子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宣讲党的精神,增强乡村振兴信心。四是加大村企合作力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成功引进丰神林果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业,全力打造千亩花椒产业园。联合神农蜂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蜂农)”的经营模式,帮助蜂农脱贫致富。成立金钱河旅游扶贫投资开发公司,投资1000余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 党员带动产业兴。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只有立足产业扶贫,脱贫才能持续稳定。康家梁村党支部原书记董家国,退休后带头在村里发展桑

5、蚕产业,熟练掌握桑蚕养殖技术,年增收3万余元,他还成立了桑蚕养殖合作社,义务为村民传授养蚕技术,带动贫困户脱贫。xx年全村共养蚕98张,蚕茧产量6989斤,为1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69884元。支部委员曹树国是村里有名的养鸡大户,他牵头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采取“委托代养、利润共享”模式,带动23户缺劳力、缺技术、缺场地以及呆弱病残等特殊贫困户脱贫。党员王祥林成立林农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0户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共注册成立各类产业专业合作社12个,带动25户贫困户77人脱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3. 固本强基惠民生。康家梁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

6、设,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促团结、抓创新增活力,把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向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转移,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着力解决群众出行不便问题。按照二级公路建设标准,投资387万元,改扩建通村公路830米。二是积极推进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xx年新建鱼塘安置房项目,共计3单元18套住房,加上原有安置房5套,全村共安置贫困户23户74人。三是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xx年新修机耕道4.7公里,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四是持续壮大光伏扶贫项目。新建120KW光伏项目,联网发电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走访调研,总体感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

7、垒作用发挥明显,呈现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1. 党员队伍结构不优。康家梁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11名,占党员总数的42%,由于老党员行动不便,缺少生机和活力,难以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 党员管理手段匮乏。康家梁村党支部常年外出务工党员15人,占党员总数的58%,在家部分老党员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加之党组织缺乏有效的党员管理手段,导致这部分党员长期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日趋下降。3. 发展党员难度较大。在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优秀年轻人思想上缺少为人民服

8、务的意识,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三年来,康家梁村没有纳新党员,xx年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确立两位入党积极分子。4. 贫困党员干部帮扶机制待加强。由于受到精准扶贫政策限制,少数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村干部无法纳入扶贫对象,不能享受精准扶贫政策,加之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不高,或多或少影响村干部集中精力工作。四、对策建议针对康家梁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党员管理新方法,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1. 注重发展党员质量。要注重从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致富技能和本领的“能人”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把他们吸收进党组织中来,使这部

9、分党员真正能够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示范和表率作用。2. 创新党员管理手段。针对外出务工党员难管理问题,探索建立电子信息管理,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定期推送党建知识和村级发展规划,使他们及时了解村级发展,积极参与组织生活,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问题,要积极主动上门服务,把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让老党员发挥余热。3. 完善困难干部帮扶机制。对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却又无法享受精准扶贫帮扶政策的党员干部,要确保七一期间、年终慰问等各项党内关怀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探索建立困难干部帮扶机制,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当中。康家梁村党支部在党建促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基

10、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特点鲜明,成绩突出,作用显著,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也是具有普遍性。村支两委一班人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实事,谋出路,求发展,克服种种困难,一心只为脱贫;市政府办公室驻康家梁村工作队及办公室全体党员干部,为康家梁村早日脱贫出列,村民早日过上美好生活,真情融入,真心帮扶。我们坚信,只要树立“发展有所呼、党建有所应”的工作理念,立足村级发展实际,着眼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康

11、家梁村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篇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更加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近年来,我市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扶贫发展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主要经验做法我市763个村有扶贫开发任务,xx年初,全市(含寿县,xx年划归淮南市管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4185人,贫困村162个。建档立卡四年来,通过党建与扶贫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多方帮扶,共出列贫困村107个,脱贫124461人,贫困发生率由xx年的7.18%下降至目前的2.42%,取

12、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发挥组织优势,增强领导力。建立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干部联户制度,强化党建领航扶贫开发责任体系。市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负责人深入帮扶乡(镇)、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市扶贫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指挥调度、统筹协调、督促考核等日常工作;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认真抓好扶贫工作落实,做好扶贫对象核准、路径选择、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进度安排等工作,层层压实扶贫责任。(二)打造过硬队伍,增强凝聚力。一是xx年4月向全市112个未出列贫困村选派由县处级干部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向50个已出列贫困村及有扶贫开发任务的601个非贫困村派驻由科级干部任队长的扶贫

13、工作队,共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763支,选派人员2280人,全市162个贫困村、4.22万户贫困户实现了市、县、乡、村4级干部联系帮扶全覆盖。二是建立驻村干部学习、考勤、请销假、工作例会和纪律约束等制度,强化对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建立选派帮扶管理信息系统,实行选派帮扶干部日报制,按照“查岗情况半月报”、“工作情况双月报”要求,督促工作队成员沉在村里、扎实工作。三是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加强培训,累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32360人次、村党组织书记1992人次,为每个贫困村都培养了一批能够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和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型干部。四是加大专职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全市投入近2000

14、万元,为有扶贫任务的763个村选聘专职扶贫专干,作为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切实解决“专干不专”问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扶贫专干专职化全覆盖。(三)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增强号召力。一是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每年倒排一批党建弱、经济差、发展慢的后进村,采取“一村一策”办法进行整顿。xx年以来,先后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05个。二是打造“党建+”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党建脱贫有机融合新路子。通过“村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上。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支持农村党员

15、创办领办致富项目,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全市建成“双培双带”示范基地910个,培育“双培双带”示范户3607户,7877名党员发挥了“双带”作用,带动1.76万户农户增收。三是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开展“盘活村级三资、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行动,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自xx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投入1.19亿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年集体经营性收益2万元以上的村达791个,占95.4%。(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战斗力。建立扶贫工作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年度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对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走访贫困户提出量化要求,定期

16、抽查走访记录,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出台淮南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暗访,推动全市暗访工作常态化。实行“双责任、双考核、双问责”,即考核县区与考核市直部门、帮扶单位同步进行,对市直部门和帮扶单位与县区乡镇同奖同罚,把党建扶贫工作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表彰、晋升职级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监管体系,对扶贫工程项目的审批、实施、资金使用、验收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管,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确保扶贫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安全。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市通过抓党建促扶贫的实践探索,找准了一条基层党组织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但在具体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党建与扶贫契合度不够,影响合力作用发挥。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就扶贫抓扶贫,就党建抓党建,导致资源整合难、机制不顺畅。有的村党组织在宣传扶贫政策、确定扶贫对象、制定扶贫规划、实施扶贫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